首页 男生 游戏竞技 万族图鉴:你管这叫F级天赋?

第2264章 没有终点,人族万岁!

  今日第二更:2264章!2/2!

   ……

   许坤可以肯定的一点,他的心跳,从他融合了四大天火的那一刻开始,将永远不会停止跳动。

   包括在他死后。

   无始无终,这就是这无色无相的火焰最厉害之处,唯一能让它熄灭的办法....

   许坤抬头看向天:“唯有天道不复。”

   四大天火,本身就是天道运行之下,和道雷天尊从上天的雷之源头感悟到的雷种·罪裁一样的火源大道的产物。

   许坤不知道火种之中,存不存在至高火种一说,如果有的话,那今后也只能排在第二了。

   因为他的无终心火,是毋庸置疑的天道之中第一火焰。

   注意,是天道之中,而非天道之下。

   无终心火,本身就代表着火之源头,有它,万火方才有始无终。

   时代会更迭,那是天道自身的兴衰更替,纵使神明都无法打破轮回。

   但无终心火,即使许坤无法活到下一世,它依旧会在世间燃烧,以它为始,万火皆可由它而生,当然,也可由它而死。

   永恒燃烧的火焰,直至天道的尽头。

   天道有没有尽头许坤不知道,但如果天道真的有尽头的话,则预示着他的无终心火也有了终点。

   那该怎么办呢?

   那就....凌驾于天道之上!

   给你面子,喊你一声老大,可你如果罩不住我,那我就只能自己来当老大了,创造一个纯粹由火焰组成的世界,也不是不可以嗷~

   如果天道有思想的话,或许祂也想象不到,真的有人能将四大天火融合归一。

   至于说为何不可能,就跟枯荣在面对许坤做出了选择之后给出的回应一样。

   那样,你会死的。

   许坤可能不是第一个尝试将四大天火融合的人,但他是唯一成功的人。

   因为曾经尝试过的人,都死了。

   许坤成功的原因,他自身是一部分,最主要的是时机。

   逐步掌握了三大天火是一个时机,炼化枯荣是一个时机,炎神之心承载了他的生命后又破碎是一个时机,耗尽一切陨落鸠摩智也是一个时机,三大天火即将消散又被他以枯荣唤醒是一个时机.....

   无数个时机相加,才有了那么一线生机。

   回头看,那是许坤淌过的,荆棘遍地的路,那条路上,没有成功者,但又都是成功者,站在这个节点上的许坤,对于前途依旧是看不到尽头。

   可能他走过了一百步,而曾经失败的人,留在了五十步,曾经的人,也以为他们的路是终点,可对于许坤而言,正如他为这团无色无相的火焰取名为无终一样。

   这条路,是没有终点的。

   或者可以说,走得更远的人,脚下的路,就是终点。

   “来,都笑一个,别哭丧着个脸嘛~”

   “老天爷说了,我这样的人,祂是不收的~”

   混蛋,不要在这么感伤的时候,说这么逗人笑的话啊。

   许坤说完,抬头看向了自他破碎后,一直悬浮在高空之中的神木王鼎。

   直到许坤的目光望来,神木王鼎如果有情绪的话,此刻的它一定在哭泣。

   为何在哭泣?

   因为鸠摩智死了,而从许坤一开始用六脉神剑破坏鸠摩智的半神躯,到后来唤来彭离用三千弱水侵蚀对方的半神躯,以及借助精卫神力瓦解对方的半神躯,到最后以弑神四枪结合玉碎十五彻底消弭对方的半神躯。

   这一系列的过程中,鸠摩智付出的是神陨的代价。

   可你要清楚一点,以往许坤只是遇到的一些古神留下的神力,像是那时候加鲁的半神残躯吸收了狼神玄冰后掌握的一丝丝神力,就足以毁天灭地了。

   那么,类似被割下来的血肉一样的鸠摩智半神血肉,一旦落下,造成的破坏依旧是不可想象的。

   那不是凡人可以承受住的力量,即使那股力量不存在自我意识和害人之心。

   半神血肉落入凡间会出现什么情况?

   嗯~这么说吧,天道运行中会出现力量波动,而那些波动,很可能是一次火山喷发,也可能是一次台风呼啸。

   这些,都是天道的力量波动导致的,但人们喜欢称呼其为:灾难!

   假设,有人能够吸收这种波动下产生的力量,那灾难,就成了一次上天的恩赐。

   同理,半神血肉坠世,就会造成这样无穷无尽,生灵涂炭的灾难。

   所以从许坤一开始拎起屠刀的那一刻开始,他就给鸠摩智这头年猪,准备好了盛放血肉的大瓮。

   这个翁不是其他,自然就是神木王鼎了。

   经历了许坤的威胁,神农鼎的恐吓,加上最后枯荣归于许坤,原本从远古神木之上获得,却不愿意认许坤为主的神木王鼎,失去了最后一丝反抗的能力。

   认主,有时候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即使是许坤的灵魂沉寂,神木王鼎依旧能感受到那一丝的枯荣气息。

   没想到在场唯一确定许坤没死的,是一个鼎!

   所以,它作为一件器物,还是在兢兢业业地承载着鸠摩智除了最后自燃消耗的部分半神躯之外,全部的半神之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最后一章没有了,前往书页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