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

第624章 吾去矣!

  蓝氏城。

   一路上灭了七个部落的三千轻骑军伍,在英布的带领下终于抵达。

   可到了此处,却是空城。

   只不过空气之中那股子血气的味道,并未因为时间而消散。

   “来晚了!”

   英布沉声开口,直接调转马头。

   朱重七惊呼一声:“去哪?”

   英布目光一凝道:“蓝氏城被屠,说明撞死营并未死尽。”

   “当今局势,若我统兵,只有一个方向可以走。”

   “范夫人城!”

   朱重七面色一滞:“英布,你是说....撞死营在草原之上,呆了整整一个多月,期间屠了蓝氏城,还准备去屠范夫人城?”

   一支军伍,深入敌人腹地,屠了一座城暴露位置后,竟然丧心病狂得想要屠下一座城?

   真的是不怕死吗?

   “不是准备去,是必须要去!”

   “撞死营的主将,但凡有想要让弟兄们活着回家的一丝想法,这范夫人城都是必经之路!”

   英布摇摇头,开口道:“重七哥,命令三十名斥候,归返北方代郡,我等寻到撞死营一丝踪迹。”

   “而匈奴人,也发现了他们。”

   “务必请蒙恬将军部署,焉支山、狗嘴涧二处要布下兵力接应。”

   说罢,英布提手中戟,朝着范夫人城方向一挥:“传令,全速进发,范夫人城。”

   “接咱们大秦的英雄,归家!”

   ....

   “砰!”

   闷声落马,

   殷红血迹自胸前泛起,

   面色病态红润的韩信,剧痛之下,竟是口吐鲜血。

   “将军!”

   崔澶大吼一声,弃眼前捉对之敌,奋勇朝着韩信扑来,以手中秦剑,为其抵挡后方箭矢。

   待看到韩信胸前箭矢,崔澶形神具惊,连忙将其搀扶而起,甚至连箭矢射中手臂,也是丝毫不顾。

   箭矢入胸膛,重病加重伤,韩信俨然生命之危。

   岂料,

   这位撞死营主将深吸一口气,以手中剑猛然一挥,将胸前箭杆削去,强撑着一口气,直身站立,竟是放声大笑:

   “哈哈哈哈!”

   “匈奴狼子,端的不讲品行,射吾足趾。”

   “大秦男儿,随本将破城!”

   此话一出,原本因为崔澶一声大吼而关心韩信的玄甲军,瞬间安心,反倒是怒气与轻蔑交加,一时之间,将战局打得更加激烈。

   反倒是崔澶微微一愣,面容之上满是焦急。

   “扶我上马,此刻倒下,兵败如山,弟兄们危矣。”

   韩信咬着牙开口。

   阵前折将,于士气大不利!

   此刻玄甲军本就是以一敌十,在栅栏的阻滞之下,重装骑兵摧枯拉朽的冲击优势削弱太多。

   若是他韩信再倒下,说不得就真的结束了。

   “将军....”

   崔澶手执缰绳,泣面杀敌。

   整个范夫人城,如同屠夫宰肉的案板,每一刀都是血肉翻滚。

   仗打到这种地步,战策已经没什么用了,凭借的就是敌我双方的士气。

   谁能崩住最后一口气,谁才能取得胜利。

   看着玄甲军一个个倒下,韩信的心在滴血。

   这都是柳相一分一毫攒下的家底,是整个大秦最为精锐的重骑啊!

   如此优势的兵力,却被他用在了正面的战场上,用生命去捉对厮杀,这是身为一个将领发自内心的肉疼。

   可....

   他又有什么办法呢?

   不攻下范夫人城,呆在蓝氏城只能是等死。

   “杀!”

   战局至此,只有这最后一个字了!

   樊哙勇猛,领兵不断撞阵。

   崔澶时刻护在韩信身边,对于自己身上一点点积攒的伤势,全然不觉。

   ....

   范夫人城内,匈奴克善部落首领仓科眼眸之中满是兴奋与狂热!

   泼天的富贵,竟然真的落到了他的头上!

   新任匈奴单于瑟拓,为了替冒顿单于报仇,撞死营韩信的悬赏可是万夫长,加牛羊无数,美女无数啊!

   甚至,若是凭借此等功绩,是否会获得那位以国师身份,进封贤王的燕丹大人的赏识也不一定。

   如今匈奴势弱,一个万夫长,足以让他仓科真正挤进匈奴的顶层。

   如今再看底下不断拼杀的玄甲军,这哪里是敌人啊,分明就是自己的富贵与权力!

   “将城中的百姓都推上去,让他们和这帮秦人拼杀。”

   “拼杀之后缠斗,这些人虽然装备好,但跑的太慢,用人命去堆,拖死他们。”

   仓科冷声一笑,下达军令。

   城中百姓,并非他克善部落的族人,而是各个小部落寄希望于安稳,交了牛羊来过活的匈奴人。

   而此刻,却是被仓科当做耗费撞死营气力的鱼腩。

   “是!”

   一名匈奴汉子领命,便是急急跑下。

   ....

   三百人攻城,打了整整三个时辰,却是没有丝毫进展。

   韩信胸前的血液愈发多,也得亏内衬穿的是黑衣,若是白衣,如此殷红明显,怕是那些匈奴人会直接丧失理智,直奔他而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