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

第150章 柳白昨日生病,脑子烧坏了?

  第150章:柳白昨日生病,脑子烧坏了?

   翌日,麒麟殿内。

   百官林立,皆是神情肃穆。

   而之前被始皇陛下允旨参知政事的嬴彻,今天也没来,因为昨夜章邯传来始皇陛下口讯,因咸阳令被治罪,让其今日要协助公子高维护咸阳安定,也算观摩地方政务。

   “除代郡桑乾县囤积粮草外,令设当城,高柳,平邑,阳原四县,修整军械,备足粮草。”

   “马邑城今年出栏良驹,尽数入军伍驯熟,运往北方代郡。”

   “征调民夫,贯通荥阳水系!”(荥阳六水贯通,是秦一统天下之后的物资中转调配地。)

   “着令征调两千名铁匠,入荥阳修整军械。”

   “...”

   一道道旨意宣读,群臣皆是心头震撼。

   这些都是始皇陛下直接下的旨意,完全都没有经过朝堂群臣商议。

   此等雷厉手段,指向的矛头只有一个:匈奴!

   然而,

   与其他国家不同,面临这极度明显的战争讯号,朝堂群臣表现出来的态度是...

   兴奋!

   极度的兴奋!

   不但是那些个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老将摩拳擦掌,就连文臣,此刻也是眼眸中一片欣喜之色。

   老秦人尚武,不是简简单单喜欢打架这么简单。

   在秦国,战争意味着...军功!

   对匈奴开战,无论是攻是守,没有一个人心中犯怵!

   当年天下初定,那匈奴单于率领八万狼兵进犯,王翦顶着‘一比三十’的物资运输损耗,硬生生将匈奴打得溃不成军,逃回草原。

   如今大秦得到了休养,甚至有了战马三件套,还怕匈奴那帮狼崽子了?

   柳白看了一眼王翦,发现这位大秦战神,双目微闭,瞬间心中有了些许猜想。

   看来...

   昨日那金令箭密信,说的就是关于匈奴的事情了。

   不过,

   始皇陛下这一道道旨意,看似攻守兼备,实则要偏进攻一些。

   简而言之就是表面不动声色,实则将自己腰间的宝剑磨得锋利无比,只要那匈奴敢伸手,便是直接一剑刺过去,干踏娘一个透心凉!

   不过,

   也正是这些政令,才更能直观得体现出始皇陛下对于这整个帝国的把控。

   不动则已,动则杀意漫天!

   “臣,李信,请战!”

   “臣,奥彪,请战!”

   “臣....”

   “...”

   一道道请战之声,此起彼伏。

   只要有战事,这些个大秦老将,还真没一个怂的。

   李斯面色淡然,但是心中却是在不断统筹物资配比的问题。

   这就是上一代打天下的贤臣良将的默契!

   然而,高台之上,威严的声音响起,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战事未起,诸将请战为何?”

   始皇陛下手指微微敲打桌面,面上神情平淡无比。

   “呃?”

   别说是那些个脑子里一股热血往上涌,恨不得现在飞去代郡砍匈奴狼兵的武将们,就连柳白,此刻也是傻眼了。

   陛下这...明摆着骗咱们呐!

   再看王翦,神情依旧。

   柳白在腹中骂了无数句老狐狸,当真是快要气死了。

   怪不得王翦这么淡定,合着早就跟始皇陛下商量好了啊!

   这‘战事未起’,明显就是始皇陛下在等时机,生怕朝堂名将前往北方,会打草惊蛇!

   至于北方代郡嘛...有这么一系列的旨意政令,他赵佗要是还被匈奴打了个措手不及,那直接一刀抹了脖子算了。

   “启禀陛下,老臣请罪!”

   就在众人愣神之时,一道声音响起。

   赫然是老将军王翦。

   这一句‘请罪’,让所有人都有点发懵!

   王翦请罪?这位老将军连政事都不愿意掺和,请什么罪?

   “犬子昨日,大闹咸阳府衙,以军伍之身,涉地方文政!”

   “臣恳请陛下惩治犬子!”

   王翦缓缓开口。

   而这句话说出,群臣瞬间明白了!

   好一个谨慎的老将军啊!

   这么点小事儿,压根儿就不用在朝堂上说!

   大闹咸阳府衙,昨天是那位柳相在,严格来说王贲最多就算是在场协助。

   如今王翦将此事说出来,赫然是不肯留一点把柄。

   不过...

   也正是王翦这份谨慎,让一些文臣对于王家更是观感好了一些。

   柳白眉头微微皱起。

   这老将军...谨慎的有些过头了吧!况且昨日,那通武侯王贲,分明是很有分寸的模样,何须今日请罪?

   “功赏过罚,此乃律之威严,亦是朝堂严明之典!”

   “王贲干涉地方文政,虽有情可原,亦要贬谪。”

   然而,高台之上的始皇陛下,却是丝毫没有‘网开一面’的意思,反而开口说道:

   “通武侯战功赫赫,此番亦是小过,不贬其军职,不削其爵。”

   “命其前往北方代郡,巡视边疆戍边。”

   始皇陛下的旨意一出来,所有人都傻眼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