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儒道读书人

第七章 文名与功名

儒道读书人 墨下诗书 2165 2024-06-03 14:17

  杰英社众学子交头接耳商议起来,有人满脸悲愤,有人接连摇头,也有人苦笑不已。

   不久后,王润代表杰英社,对众人说道:“此次雪梅文会,杜公子连作三首鸣州诗,文才出众,杰英社甘拜下风。”

   “我们认输。”

   话音落下,寒衣社众学子欢呼雀跃起来。

   被杰英社文压三年,眼看就被要对方连压四年的时侯,终于被寒衣社扳回了一局。

   众人激动!

   无比的激动!

   “你们寒衣社难得赢一回,那么按照文会规矩,这场文会的彩头由我们杰英社出了。”

   王润言罢,将价值一百两的银票放在了桌子上。

   这是规矩。

   “就此告辞。”

   最后,王润目光落在杜宁身上,眼中闪过一道恨意。

   “我们走!”

   王润不想久留,于是带着杰英社的人离开。

   寒衣社学子依旧在欢呼,沉醉在喜悦之中。

   “杜公子三首鸣州诗传扬出去,将有可能会刊登《南平文报》,文名将会获得传扬,今后咱们可就得尊称杜公子一声‘杜鸣州’了。”

   “恭喜杜鸣州,我寒衣社好不容易出一位‘鸣州’,真是可喜可贺!”

   许多学习起身恭贺。

   李昌盛对杜宁一拜,感激道:“今日多亏杜公子三诗齐鸣,使我寒衣社众学子扬眉吐气,让我寒门子弟能够在权贵面前抬得起头来,请受我一拜。”

   对方这一拜,代表的是整个寒衣社学子的感激。

   “社首万万不可。”

   杜宁急忙扶起对方,“杜某只是做了一件身为寒衣社学子应该做的事情,请无需挂怀。”

   “杜公子高风亮节。”

   李昌盛笑道:“若是杜公子不嫌弃,以后唤我一声‘李兄’,如此显得亲近一些。”

   “承蒙李兄厚爱,杜某恭敬不如从命。”杜宁笑道。

   “寒衣社诸位文友,请听在下一言。”

   李昌盛对众人说道:“今日多亏了杜公子,让我寒衣社文压杰英社,李某建议,将这一百两银子的彩头分为两份,一份五十两赠予杜公子作为奖励,另外五十两购买文具,为大家增添笔墨,不知大家是否同意?”

   “万万不可,五十两银子实在是太贵重了,杜某受之有愧。”

   杜宁急忙拒绝,他给别人打短工,一个月最多也就才十几两银子而已,哪里能受那么多的钱?

   寒衣社与杰英社文比,彩头也都是众学子七拼八凑,让杜宁一次性获得五十两银子,心里如何受得?

   李昌盛说道:“杜公子谦虚了,你今日三诗鸣州,又岂是区区五十两银子可比?”

   “说得好!杜公子功不可没,当受此奖。”

   “杜公子,这不仅仅是李兄的心意,也是我们大家的心意。”

   “你就收下吧!”

   众人笑着相劝,仿佛杜宁收下五十两银子,比给他们五十两银子更加高兴。

   李昌盛继续对杜宁道:“明年开春,府文院就要招收一批新学子,杜公子可以拿着这笔钱去报个名。”

   “以你的学问,考入府文院应该不难,到时候你不仅能够在府文院学习,还可以拥有一个学籍,以后就有机会参加科举,等你有了功名,将来走到哪里都不会被人欺负。”

   听得此言,杜宁沉默了。

   读书人立身处世之本,无外乎两种。

   一是文名。

   指的是在文坛上的名声。

   读书人的诗词文章得以远播,被家喻户晓,便是文名。

   通常文名越盛的人,在文坛地位越高。

   第二就是功名。

   得功名者,可入朝堂之上参政,为天下百姓谋福祉。

   此两者,若是能得其一,无论是在哪里都能够立身。

   倘若二者兼备,那就更了不得。

   在文坛桃李满天下,在朝堂位极人臣。

   那简直呼风唤雨,无所不能。

   “杜公子,你就别犹豫了,莫要辜负了我等心意。”李昌盛劝道。

   “既然如此,杜某愧领愧首。”杜宁最后还是答应下来。

   李昌盛便拿出了四张价值十两的银票,以及十两的碎银交到杜宁手里,缓缓道:“多给自己买两本书,以后若有困难的地方尽管找我。”

   “多谢李兄。”杜宁感激道。

   “愚兄有个不情之请。”

   “李兄请讲。”

   “我想将你的三首鸣州诗挂于寒衣社正堂,以此激励寒门众学子奋发图强。”李昌盛严肃道。

   “李兄建议甚好。”

   “三首鸣州诗悬于正堂,光宗耀祖。”

   “实乃我辈楷模!”

   寒衣社众学子更是激动,也很羡慕杜宁。

   要知道对于一个读书人而言,自己写的诗词若是能被悬挂在文社正堂,文名就会一传十,十传百。

   李昌盛本意是为激励寒门学子,但同时也能够帮杜宁传文名,那么在南平府寒门学子的心里,杜宁将会具有一定的文坛地位。

   “承蒙李兄抬爱,杜某受宠若惊,何德何能敢将诗词悬挂文社正堂?我可厚不下那个脸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