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处处找茬?侯府小姐我不当了

第356章 黑死病的来源

  接下来的几天里,楚言穆和沐芸烟两人都忙得不可开交。

   毕竟太医还没到来之前,就光靠城里的这几个大夫帮全城百姓治疗。

   把这几个大夫一个人分成十份,估计都来不及。

   所以沐芸烟每天最多只能休息两个时辰。

   忙着给病人看病。

   而楚言穆这边,他并不相信黑死病会无缘无故这么巧的到来。

   在安阳城里,他带着那些衙役和暗卫们,把安阳城里的老鼠全部消灭掉。

   该做的也都做了,可是,每天都在不断的有新的病情发生。

   刚开始他和沐芸烟都以为是这是空气在传播。

   可是,随着人数大片的增加,而且还是大批量的增加。

   他们并不认为这就是单纯的空气传播。

   两人同时想到了另一个可能。

   能让人在一个时间段大批倒掉,而且还染上同一种黑死病。

   除了空气传播,还有就是吃食。

   每个人每天吃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但是只有一样相同,那就是水。

   楚言穆决定从水源查起,从北城的水井开始查起。

   果然不出他们所料,水井里有猫腻。

   经过沐芸烟的检测确定,其中的几口井确实是黑死病发生的根源。

   找到根源所在,楚言穆立马把井全部堵住。

   暂时不让百姓们饮用。

   楚言穆这边快速的写奏折,让暗卫800里加急。

   把这边的情况如实告诉永和帝。远在京城的顺和帝。

   顺和帝在上早朝的时候,接到800里加急,传递过来的折子。

   打开看向里面的内容,尤其是看到青和国三个字,他急得双眼通红。

   拍案而起,怒骂道:

   “好,好一个青和国,竟然用这样下作的手段来残害百姓。”

   顺和帝说完,把奏折递到李公公的手上。

   “让每个大臣都看一下奏折上的内容。”

   在奏折传下去的同时,又有800里加急传到。

   顺和帝隐隐担忧着有极大的事情发生。

   李公公快速的把奏折给递到皇上的手上。

   顺和帝打开看向里面的内容。

   还好不是安阳城发来的。

   没想到柳城那边竟然也都染上了跟黑死病一样的症状。

   柳城知府请求皇上派太医过去。

   从这里把太医派过去,估计太医赶到那柳城,那里的人也都全部死光了。

   柳城离安阳城比较近。

   皇上来不及和大臣们商量,直接写下奏折。

   让楚言穆和沐芸烟前往柳城一趟。

   解决柳城那边的病疫情。

   皇上都来不及写,直接吩咐暗中的暗卫,让暗卫传达。

   因为800里加急,再如何的快,也不及暗卫的速度。

   等顺和帝安排好一切。

   再看向下方的大臣。

   一张脸黑的可怕。

   “众位爱卿,你们对这事有什么看法?”

   皇上一边说着,一边把手上的奏折让李公公继续传递下去。

   接连两封奏折,看向里面的内容,不用多想,也知道是青和国的手笔。

   面对这样的挑衅,就算他们能忍,皇上肯定也是忍不下来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谁也不敢站出来劝和。

   再说面对这样的挑衅,要是顺和帝不战的话,只会让周边的大国给看扁了去。

   以后谁还怕他们永定王朝,说不定每个人都想来吃一口。

   现在好不容易安定下来两年,他们可不想从此之后永远生活在无休止的战斗当中。

   这一次大臣们出奇的一致。

   个个都纷纷出来,只说了一个字“战”。

   顺和帝看到朝堂上不管是武将还是文臣。

   都站在了统一的一条线上。

   顺和帝的脸色才稍微好看了一些。

   “好,战,不管如何,都把他们青和国给灭了再说,让周边的那些个国家看一下,轻易挑战我们永定王朝是个什么样的下场?”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户部接下来可就要忙了。

   准备着这次战争所需的粮草。

   这个消息不仅在议政殿里传开了。

   很快的也传到了太后的耳中。

   彼时的太后才刚起床洗漱好。

   坐在位子上吃早饭,听到这个消息,手上的筷子咣当一声掉了下来。

   她震惊的看向玉嬷嬷。

   “穆儿和烟儿怎么样了?还有清欢如何了?”

   玉嬷嬷摇了摇头:

   “太后,他们您不必担心,清欢已经离开边关前往俪国,留在安阳城里的只有摄政王和摄政王妃,摄政王妃的医术那么高明,难道您还不相信她吗?”

   太后自然是相信沐芸烟的医术,可是面对那样的疫情,就算她再相信又如何?

   沐芸烟的医术再如何的厉害,她又不是神,一指便能把那些病情给治没了。

   太后心中还是担忧不已。

   急忙站起身来,扶着玉嬷嬷的手臂。

   “走,我们前往议政殿,让皇上把穆儿烟儿给叫回来,那个地方太危险了,把宫里的御医派过去就是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