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刘表之鲸吞天下

第24章 公府征辟

三国刘表之鲸吞天下 而立 2130 2024-05-31 09:09

  大朝会结束,朝臣们陆陆续续退出德阳殿。

   这时朝臣之中有相熟的寥寥数人上前贺喜何进高升大将军之职,何进也自是一一谦逊回应。

   而绝大部分朝臣对于这个屠夫出身的大将军自是嗤之以鼻的,所以纷纷径自离去,

   这时太尉杨赐,缓步来到大将军何进身旁笑着,拱手贺喜道。

   “老朽,也为大将军贺。”

   朝臣见此无不感叹太尉杨赐不愧是书文传家的弘农杨氏掌门人,就这一份举止风度就非常人所能为也。

   而杨赐祖父杨震,父亲杨秉和杨赐本人都官至太尉,乃至后来杨赐之子杨彪亦官至太尉,一门四世太尉。

   与朝臣中“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同为名门望族。

   何进见此,却是慌忙躲开,随后躬身拜道。

   “老师羞煞弟子了。”

   何进虽然屠夫出身,但也深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道理,是以连连谦逊回礼。

   这时还未走远的朝臣们,有些傻眼了,老师、弟子这是能随意称呼的么?这是什么情况?

   原来何进在妹妹何氏入宫受宠,并封为贵人之后,也被拜为郎中,随后陆续迁任虎贲中郎将,颍川太守等职。

   而后何进欲拜弘农杨氏的杨赐为师,杨赐自是不愿的。

   何进学识文采不说,单单一个屠夫出身,都是令人诟病的了,自己要是收他为弟子,岂不也成了笑话。

   而何进见此也不气馁,常年侍奉不说,更是先后数次拜师学艺。

   最终何进的一份赤诚之心,感动了杨赐,最终何进成为杨赐的弟子之一。

   当然此事知者甚少罢了,毕竟也不可能谁拜谁为师,都要满城宣扬一番,更何况何进还是屠夫出身的外戚。

   而在这个师徒关系甚至高于父子关系的年代,要让杨赐认可何进,并将其收纳为弟子,也足以见得何进绝非外人所见的粗鄙屠夫那么简单。

   瞬时还未走远的朝臣陆陆续续,又都围拢上来,向大将军何进贺喜。

   何进见此,也忙向周遭朝臣拱手作揖,同时对恩师杨赐也是越发感激。

   “日后还望老师及列位臣公,多多相助才是。”

   众人自是一一应诺。

   这时司徒袁隗对何进说道。

   “大将军位高权重,有开府之权,眼下当征辟(bi四声)四方俊杰,也为臂助才是。”

   何进闻言,立马拜谢道。

   “多谢司徒大人,指点迷津。”

   众人见何进谦逊模样,暗自点头。

   朝臣与阉宦,势均力敌,如今外戚势起,已成定局。

   而大将军何进与太尉杨赐有这么一层师徒关系,自然会更加亲近朝臣士人。

   再加上今日所见所闻,可见大将军何进也非飞扬跋扈之辈。

   今后三方制衡,乃至全面压制阉宦,也算是朝堂乃至大汉江山的福气了。

   何进与老师杨赐及朝臣一一拜别,回到何氏府邸。

   随即召来弟弟何苗与亲信张津以及新近投效的心腹南阳人逢(pang二声)纪,共同商议开府征辟事宜。

   “你等皆我心腹,当下开府在即,当勠力同心,网罗天下俊杰,以为吾之臂助。”

   众人齐声应诺,各自罗列俊杰名录。

   午后,何苗、张津及逢纪,将罗列好的名录,交到何进手中,由大将军何进择优录用。

   何进接过三份名录,暗自思量。

   大将军开府,当有长史、司马各一人,从事中郎二人,掾属二十九人,令史及御属三十一人,因此各个职位用谁,何进都需要好好的考虑一番。

   适时有门人通禀有客人求见。

   亲信张津见何进被打扰,略有不喜,于是便说道。

   “大将军,眼下党禁已除,又逢太平道叛乱,只怕太尉、司徒、司空都将陆续征辟天下俊杰,我等还需抢个先手,速速确认征辟名录,笼络天下才俊才是。”

   何进闻言称善,只令门人招待来客即是。

   何进看完几份名录,仔细思量后,对几人说道。

   “兖州山阳王谦二世二公,少有大才,可为长史。”

   “许凉可为司马,伍宕(dang四声)可为假司马,张璋、吴匡为部将。”

   “豫州颍川荀爽、并州太原王允可为从事中郎。兖州陈留边让可为令史。徐州广陵陈琳擅长文表,可为主簿。”

   “荆州南郡蒯(kuai三声)越长于计略,可为东曹掾,豫州汝南伍孚为东曹属。”

   “兖州山阳刘表、豫州汝南袁绍、荆州南阳何颙(yong二声)、兖州泰山王匡等可为掾属。”

   “另外,党禁已除,天下名士皆可征辟。”

   “青州北海郑玄,豫州颍川陈寔、陈纪,豫州颍川韩融,兖州陈留申屠蟠,荆州南阳宋忠等皆发公车征辟。”

   何苗、张津、逢纪几人闻言,整理好文书,齐声应诺。

   待何进议事完毕,想起之前有门人禀报有客求见一事,忙令门人请客人前来相见。

   谁知门人禀报,来客已愤然离去。

   何进急问缘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