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人类养成计划

第一百零六章 可编译代码逻辑

人类养成计划 快乐小伙伴 2141 2024-05-30 17:47

  除了减少BUG以外在最后还要做技能整合。

   做成1.2.3.4.5.6.7.8.9的技能格子,就像游戏里的快捷键一般,按下1,释放一个技能,按下2释放一个技能。

   当然要考虑到技能的间隔和自己的承受能力。

   为此还要制作技能倒计时。

   小麦相信随着自己能力的增强,计时也会不断的呈现递减模式。

   那么就需要随时对技能进行微调。

   简单,却麻烦。

   如果实现快捷键,接下来做技能连招就会方便很多。

   小麦现在唯一担忧的还是刷新率问题。

   随着王的出现,小麦对自己的刷新率失去了一定信心。

   想徐允儿那瞬移般的速度,想捕捉,简直太难了。

   当前情况下依靠动态捕捉还可以实现,那对手再增强呢。

   自己又该如何自处。

   对于视线刷新频率小麦有着多种设想,甚至多种预想的后手,但眼下只能先这样保持着。

   毕竟没有多余的时间和资源供自己挥霍。

   现在小麦多希望自己的团队出现在永恒树上,出现在自己身边。

   那样的话还能给自己出出主意。

   他们都是脑瓜灵敏的家伙,自己就不行了,毕竟擅长的方面不同。

   再谈到眼前的技能连招,比如有一个技能衔接其他技能,可能会出现新的方式。

   2353,类似这种随意的技能能量配合,以后一定会有的。

   2是一个技能3是一个技能,5是一个技能,然后再使用3技能。

   想象下自己以后的交战方式,就觉得像极了游戏。

   其实也可以用游戏的方式来理解。

   对待新事物,小麦能接受,芯片也好,能量也好,小生的卡牌也好,所有的所有都是一扇全新世界的大门。

   要想的走的长远就要学会接受。

   技能格子现在没有时间去做,先把技能做出来封包才是关键,起码可以调用。

   制作技能大体上可以分为几个步骤,第一是可行性的研究和计划,第二是需求的分析,第三是设计细节,第四是进行代码编写开发,第五是进行代码测试,检查是否与预想相同,最后就是维护。

   首先自己大体上要实现什么,然后对自己的能量进行评估,从技术的角度和可操作性的角度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如果没有可行性,那就只能停止这种想法或念头,避免时间上的浪费,如果可行,就应该分析怎样为这个想法指定一个初步计划。

   计划什么,计划自己想法或念头的制作的能量模型规模。

   这个规模如何,怎样构建才得以实现,都需要考虑。

   再就是需求,自己的需求是什么,是防御,是进攻,是主动,是被动,这个需求出发点是什么,是用以实现什么目的,有没有什么资料可以参考。

   再就是设计,设计阶段就代表着已经确定了需求。

   首先设计层面要遵循可编译芯片的使用流程,并且建立标准。

   也就是设计层面的一致性,这样有利于自己对需求的修改和调整或者完善。

   设计层面稍微复杂一些,首先是模块、意图、命名的标准化,就像是小麦之前写过的,技能.逃跑系列.速度类,这种命名方式,命名尽管不算规范,但小麦以后会逐步的修改和完善,就像是一开始设定的数据库‘背包’是以永恒树命名,现在改为了永恒星。

   调用方式里也都调整为了永恒星。

   再然后就是开发,事关数据库构建、连接点最后的修改,代码编写。

   开发完成后最后一项就是测试,测试什么,测试自己意图是否得以实现。

   就像是九转宫灯一般,它最后实现了九转宫灯的功能。

   除了测试意图实现,还要对调用多个技能进行组合测试,然后还有能量调用测试。

   对测试技能输入不同的能量,检测是否能正确处理并按照自己的预期运行。

   做完数据测试还有安全性测试,要验证自己设计的内置保护机制是否可以确实的保护自己的身体不被自己的能量伤害和被其它位置挪用,确保可编译芯片根据相关权限和设定遵守命令使用自身能量。

   安全性测试结束后还有强度测试。

   测试自己以非理性释放的能量数量、次数或者高输出量能否稳定的运行。

   小麦在设计技能的过程中还思考到很多问题。

   就像小生所说过的一些自身经历,都给了小麦很大启发。

   其中就有其他能量侵入身体的案例。

   小麦要新增加一个能量记录和标识,执行查询非自身能量的标识,只需要在的代码编写中添加不确定情况,‘无论何时如果非自身循环能量,进行标记’。

   就像是常用代码中的if,根据现有条件来判断能量的‘真’和‘假’,从而返回相应的内容。

   做个真假的判断函数,计算能量回馈结果。

   其过程较为简单,只需要判断身体当前阶段是否超出现有能量预算,当结果为超出状态时判断异能量侵入,当结果为常态的数值区间时结果为安然无恙或‘平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