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异兽进化:开局和章鱼意识融合

第115章 人类和死神狭路相逢 shuhaige.net

  方少阳在废墟里等待了一两天,都没等到那巨蟒,不得不认为,那东西应该很长时间内不敢回去了。

   说不定在寻找新的地点定居。

   那就麻烦了。

   毕竟雨林太大,环境过于复杂了。

   由于河流太多,气味这些很容易丧失。

   再加上时常下雨,雨林也有很强的自我修复能力,所以过不多久,那头巨蟒将彻底消失于庞大的雨林中,难觅行踪。

   而方少阳时刻在惦念着他的“内丹”,想着吃掉巨蟒蛇胆增长功力百年之类。

   他当即等不下去了,决定主动去搜寻。

   方少阳在雨林里也胡乱找了很久的时间,然后他回忆着巨蟒的习性,认为20米长,身体最粗的部分有两米,这样的庞然大物,无法一直在雨林里岸上活动(除非进入休眠期),必然要以水为根基。

   于是,他也开始在附近的河流搜索。

   终于,这天,方少阳嗅到了隐约的那股腥臭味儿。

   他循着气味儿找了好一会儿,大喜!

   只见前头的河流中,一头硕大的蟒头正浮现于河面。

   而蟒头后面,将近20米的庞然躯体正在河水里载沉载浮。

   正是之前被他击溃的那头巨蟒!

   方少阳按捺性子,利用拟态,向那巨蟒偷偷靠近。

   他现在发现,自己的拟态还具备收缩身体气息的功效,可谓隐身的最强技能。

   那巨蟒果然没有提前感知到他。

   方少阳则从河边的一棵大树上,猛然跃出,直扑河面上的巨蟒。

   他的触手具备特殊的额外延伸能力,所以在降落到河面上之前,先于他接触到了河面,攻击向那巨蟒。

   而在这个过程中,方少阳身上所有的放电体已经开始工作,继续电压了。

   他打算一进入河中就释放自己的大招:放电。

   将那巨蟒电个七荤八素。

   不过那巨蟒倒也能耐,在被触手接触的第一时刻就感知到了危险,赶紧停下向前游的动作,在河水中一个掉头,仿佛神龙摆尾,就从向上游游动改换成了向下游去。

   方少阳落入河水中后,放电技能释放,一股庞大的电流在附近水体里乱窜。

   那巨蟒块头虽大,身体也被电得僵直了一下。

   不过巨蟒躯体太大,受最直接电击的,只是其身体的后半段部分。

   其主体躯干,却并没有受损太多。

   且被这种电击刺激下,巨蟒仿佛被激发了活力,加速往河流的下游逃逸。

   而方少阳由于刚使用了放电能力,临时透支,产生了一个不适合行动的空窗期。

   等他追赶上去的时候,那巨蟒已经脱离开去四五十米的距离了。

   不过,水体毕竟也是方少阳的主场。

   水体的托举力,可以抵消掉他身体的大半重量,让他在水中的挪动事倍功半。

   且他虽然不具备陆地生物的骨骼结构,但也可以靠着触手的利刺抓攀河底前进,就像是陆地漫步那样,也加强着效率。

   方少阳相信,用不了多久,他就可以追上那头巨蟒,双方再次展开死战。

   一旦杀死对手,获取其“内丹”,那么他的进化可能就突飞猛进了。

   他的谋划本来也没什么。

   谁想又出现了第三方的竞争对手。

   ——

   正沿着河流岸边往上游走的布鲁斯威利考察团一行,终于发现了目标。

   一个负责前排侦察的士兵利用望远镜发现了河流上载沉载浮的巨蟒,赶忙利用对讲机向后头的队伍汇报。

   布鲁斯威利中校则赶紧命令整支队伍停下,原地埋伏蹲守,同时拿出武器。

   哈尔博士则更为兴奋,对布鲁斯威利说:“中校,机会难得,一定要捉住它啊,不能再让它跑掉了。”

   然后在看到布鲁斯威利在向手里的步枪上榴弹发射器,而其他士兵也差不多这样,且很多人都取出了手雷,当即大急:“喂,中校,我虽然说过一般的子弹对其无效,但你们直接用榴弹和手雷也太过了吧,万一杀死了它——”

   中校以冷漠的视线看了哈尔一样,让哈尔住了嘴。

   “博士,我提醒你一句,具体怎么指挥,是我的事情。”

   “如果不能抱着杀死它的决心来对付它,就休想将其或者猎捕。”

   “否则,被猎杀的将是我们自己。”

   此刻,那巨蟒已经游到了有效射程范围内,布鲁斯威利一个下令,所有人都从岸边站起来,抬起枪口,朝着那巨蟒射去。

   一发发榴弹带着尾烟准确轰击到了巨蟒行经过的水面,包括蟒头,出现着一次次的炸响。

   那巨蟒不防备前头遭封堵,哀嚎一声,却并不掉头,而是稍微往水里潜了潜,继续前游。

   可人类的狙击的确影响了其前进效率。

   布鲁斯威利心中有数,接下来只要追着这巨蟒持续进攻,总有将这畜生体力值耗空或者让其受重伤的时候。

   谁想,那巨蟒在靠近人类狙击点最近的时候,做出了个出乎预料的行为。

   它竟然将蟒头猛然抬出水面,然后顶着人类的火力登岸,朝着岸边死命奔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