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悬疑灵异 非正经捕灵师

第二百二十七章 小宋耍个帅

非正经捕灵师 醉卧疏楼 2128 2024-05-30 16:05

  女人说完之后,马上意识到了不对。

   她已经“死”了,宋遇怎么会是来找她的。

   但是刚才宋遇突然开口一问,她也没有防备,随口就答了,现在要再辩解,也没有用。

   “你是来找我儿子吧。”

   她指了指半大的小孩,小孩懵懵懂懂,牵着母亲的衣角,躲藏起来。

   宋遇笑眯眯的:“找谁都一样,吊死的那个,应该是你的孪生姐妹吧,柳中絮焦心儿子下落,也没细看。”

   “是,”见宋遇猜了个八九不离十,柳夫人也不再隐瞒,“是我姐姐,她从出生,肚子上就长了个碗大的包,生出来也没喝上一口奶,就给丢在了刚才的洞子里。”

   她也没有隐瞒,将自己知道的事情全都说了出来。

   沿江洞子的诅咒,村中人人皆知,每年都会有畸形的孩子出生。

   然而不是每个孩子都严重到了非扔掉不可的地步。

   有的孩子只是缺少两根手指,或者是六指儿,这些都是可以健康长大的孩子。

   张家一直负责将畸形非常严重的孩子放到石崖洞中去。

   血丝一开始只有一个铜钱的大小,这些孩子在石洞中慢慢死去,也成了养料,将血丝喂养长大。

   血丝生长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从中长出了太岁。

   张家一开始以为是巧合,将这太岁摘下之后,却发现只要你喂养这些血丝,它们就会不断的长出太岁。

   人心不足蛇吞象。

   村里知情的人一发不可收拾,借着诅咒的名头,将那些原本可以活下去的畸形孩子,也全都丢到了山洞中。

   太岁不断长出来,血丝却也在不断扩大,将整个山洞都包裹成了它们的巢穴。

   它们的范围越来越宽,在不断的喂养之下,它们开始往山下蔓延。

   用不了多久,整个沿江洞子都会被血丝覆盖。

   知情人这才发现事情不妙,但是又不舍得不劳而获的太岁。

   太岁是百药中的上品,品项若是好,一株就能卖上上千两白银,足够村子里所有人都衣食无忧。

   从地里刨食,年头干到年尾,面朝黄土背朝天,才能刨出来那么一点东西。

   只要他们好好控制喂养的次数,就一定能控制住这些血丝。

   但是伴随着血丝越来越多,胃口越来越大,哪怕是把所有畸形的孩子放过去,也还是不够。

   太岁长的越来越慢。

   而村子里出生的孩子也越来越少,整个村子到了夜晚,就会遍地都是血画。

   那些被吃掉的婴孩,既不能解脱,也不能离开,就变成零碎的血画,在村中徘徊。

   柳夫人就是在这个时候接到姐姐的信,让她回来。

   “我回来才知道,原来张叔的母亲偷偷将能救回的孩子救回来,养在石崖后面,我姐姐就是她养活的,她死后,就是我姐姐在照顾这些孩子。”

   “但是我姐姐肚子上的大包突然破了,她怕自己活不长,这些孩子不知该怎么办,就希望我能回来。”

   “我其实……一开始是不答应的……”

   她一开始离开岩江洞子,就是想要逃离这里的诅咒,可是回来之后,却改变了主意。

   她指着烧水的孩子道:“这也是我的孩子,当初我以为他活不成了,把他送回来,没想到他也这么大了。”

   让她留下来的是亏欠感。

   绣娘忍不住道:“太岁难道是这些东西作为喂养的回报?”

   “是诱饵,”宋遇纠正她,“你想要的越多,就要给的越多,无穷无尽,你永远都无法摆脱。”

   人心不足蛇吞象,一旦尝到了甜头,就会不断的降低自己的底线。

   就像是赌徒在上了赌桌后一样。

   一把、再一把,无穷无尽,无休无止,永远都不可能停下。

   柳夫人长叹一声,正想说让宋遇给柳中絮带个口信,说她不打算回去,可是宋遇却站了起来。

   “这个巢穴我会带走。”

   “带走?”

   柳夫人和绣娘异口同声,不敢置信的看向宋遇。

   这东西她要怎么带走?

   把地皮撬起来包着走吗?

   宋遇离开屋子,顺着缝隙又钻进了巢穴之中,血丝因为她的到来蠕动的更加厉害,似乎想要逃离。

   她和万澜宗一样可以借用九鼎来驱使灵物,从前不用是因为担心九鼎会反扑,现在有鬼符在手,她感觉自己就是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血丝在死气逼迫之下不断收拢,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连带着从前深深扎入石头缝隙中的那些也开始移动。

   石崖上一片响动,巢穴开始崩塌。

   碎石子掉落的到处都是,整个沿江洞子的村民都被惊动,就连牛棚里的大肥猫都一跃而起,蹦跶到了苏勉肚子上。

   苏勉的肚子承受了不该承受的重量,当即“哎哟”一声,蜷缩成了一只虾米。

   柳中絮猛地站起来,看着石崖上不断往下滚落的石头,心都要从嗓子眼里冒出来了。

   站在牛棚外面,他都能看到石崖上炒豆子大小的宋遇。

   “她、她这是要干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