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唐暴吏

第243章 写推荐信的人

大唐暴吏 最后的烟屁股 2058 2024-05-30 14:33

  房间长街上传来清脆而有急促的马蹄声,正是骑马而来的苏扬和韩悦二人。

   二人在一间普通的宅子门前勒马停下,韩悦对苏扬说:“使君,根据方才巡街的金吾甲士所说,这应该就是裴相公的府邸!”

   苏扬看了看这宅子,不由心下疑惑,堂堂一代宰相,虽说当上宰相的时间不长,却也不至于就住在这么一个普通宅子里吧?

   不过苏扬转念一想,这裴炎可是担任过监察御史的人,把这样一个普通的宅子充门面也很正常。

   二人跳下马,韩悦上前拍门,没过一会儿,一个老头打开门一看,“你们找谁?”

   苏扬道:“老丈,劳烦你去转告裴相公,就钦差特使苏扬求见!”

   钦差不同于别的差事,见官大一级,朝中上下即便是皇亲国戚,听到钦差二字也不敢怠慢。

   没过多久,老头回转打开门,“二位,我家相公有请!”

   裴炎在中堂门前迎接,他迎接的当然不是苏扬这个人,而是苏扬所代表的皇权权威。

   一老一少互相寒暄了一番,裴炎请苏扬二人进厅堂就坐奉茶。

   苏扬打量一番室内陈设,不由感叹:“堂堂宰辅之家竟然如此清贫,裴公高风亮节令在下敬佩!”

   裴炎淡然一笑,“钱财富贵乃身外之物,人存活于世,有清茶淡饭足以!”

   苏扬听了这话忍不住心里吐槽,尼玛的,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都做到首相了,当然有这个资格说这种话,要是再让你去县衙做一个小小书吏,每月的俸禄还不足以养家,糊口都成问题,老子看你还会不会这样说!

   裴炎这个人在弘文馆读书读了很多年,读到老了才参加科考,考的还不是进士科,而是明经科。

   弘文馆在哪里?在门下省,设馆主一人总领馆务,又设学士掌管校正图籍、教授学生;又置校书郎掌管校理典籍、刊正错误;馆内有学生数十名,但并非什么人都能进入弘文馆当学生,必须是皇族贵戚和在京高官大臣子弟。

   什么是明经科呢?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考试内容都是文言文填空题和阅读理解。

   裴炎最开始做官是当任濮阳司仓参军,这是个什么官呢?地级市粮库最高领导,当了两三年就担任了御史,这个御史也只做了两三年,后来因为他笔记速度快,字写得漂亮,文思敏捷,有人就向皇帝举荐让他做起居郎,谁向皇帝举荐的?当然是跟裴家有关系的大臣,要不然不认识人的谁会无缘无故帮助他提拔他?

   裴炎是个心高气傲的人,在他就读于弘文馆期间,朝廷多次给他任命职务,但都被他拒绝了,原因嘛,大家都懂,自然是嫌官太小。

   人家高干子弟出身,给个比芝麻还小的官,他能当才怪?就因为他这性子,他才在弘文馆蹉跎了许多年月,直到年纪老了才幡然悔悟,参加了明经科考试,考进士科他也没这个本事。

   对于裴炎的履历,苏扬早就查过,见裴炎说这样的话,他内心鄙视,脸上却是淡然一笑。

   “扬深夜来访,实属冒昧,但不来又不行,因为这涉及到秘册失窃案,因此在下就不多与相公客套寒暄了,在下来此是想向相公询问一件事情!”

   裴炎心下警惕,秘册失窃案可不是小事,这苏扬搞什么名堂,难不成要把这案子跟老夫撤上关系?

   有了这个担忧之后,裴炎说话就小心了,“只要本相知道的,本相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若本相不知,那就没办法了!”

   苏扬笑道:“裴相放心,此事裴相一定清楚!不知裴炎是否还记得七年前在何处任职,又是做得什么官?”

   裴炎当然清楚,心想这苏扬肯定事先调查过,他只能实话实说:“七年前本相在御史台当任监察御史!”

   苏扬点了点头,“那段时间裴相还在裴氏族学兼任西席教授族中子弟学问吧?”

   “这小子这都知道?”裴炎心下更加警惕了,“不错,是有这么回事!”

   苏扬继续说:“有一次,有一个叫曾弘泰的人拿着一封举荐信,带着一个孩子来找裴相,目的是想让裴相允许这孩子进入裴氏族学学习,而这个孩子名叫袁崇真,这才过去七年,裴相又是做过起居郎的人,不但才思敏捷,而且记忆力超群,不会忘了这事吧?”

   裴炎不得不第一次开始正视苏扬,心说这小子好生厉害,竟然用话拿住了我,我若说不记得,他定会认为我有意隐瞒,更加怀疑我与此案有关!

   “不错,当年的确有一个人拿着一封举荐信带着一个叫袁崇真的孩子来我裴氏族学找老夫,但那人叫什么名字,老夫却不知道!”

   苏扬笑咪咪道:“裴相公不知道此人叫什么名字也很正常,他只不过是一个食铺掌柜而已,根本入不了裴相公的眼,在下想知道的是,那封举荐信是谁写的!”

   裴炎已经拿到嘴边的茶杯停下来了,他抬头看苏扬,发现苏扬正颇为玩味的看着他,他心想难道这小子在试探我是否诚实?若这小子真的是在试探我是否说假话,而我却真的说假话或推脱不记得了,这小子定然会怀疑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