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奋斗在盛唐

第864章 二狗不简单

奋斗在盛唐 牛凳 2070 2024-05-30 14:33

  这时候,崔耕那身行头,就起到正面作用了。

   二者争执的焦点,不就是钱吗?由这位富家子弟来评判非常合理。

   那年轻人道:“小的叫王二狗,长安人氏,贩丝为业。是个小本买卖,赚不了多少钱,就是勉强糊口而已。这次,我带了一百贯钱的钱票,前往淄州采买货物。没成想,所有的钱票,都在这李家老店里被人偷了,我没法活了啊。”

   崔耕看向那伙计道:“此言当真?”

   那伙计为难道:“大致是不假吧,但是,他说自己带了一百贯钱的钱票,谁看见了?是不是真丢了还得两说呢。免了店饭钱可以,但要说让我们店包赔损失,没门!”

   崔耕索性从袖兜中掏出一百贯钱的聚丰隆银号钱票来,道:“孰是孰非,本公子也搞不清楚。这样吧,王二狗,本官给你一百贯钱,就不必与那伙计争执了。”

   王二狗为难道:“那……那怎么好意思呢?”

   “行了,没什么不好意思的,本公子有钱,这就当是我~日行一善了。”

   “小的谢谢这位公子!”伙计也如释重负,和王二狗一起,重重的给崔耕磕了一个响头。

   按说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崔耕出这一百贯钱,纯属是心情好,做件好事而已。

   然而,正当他洗漱完毕,准备吃早饭之际,忽然

   笃笃笃~~

   传来了一阵敲门声。

   “谁啊?”

   崔耕打开来一看,却是王二狗站在门外,右手还端着一个盘子。

   王二狗微微躬身道:“小的拜见公子!一百贯钱对您不算什么,但对我来说,就是身家性命啊!小的自觉无以为报,就给您送来个这个,聊表寸心。”

   说着话,他将盘子往崔耕面前举了举。

   崔耕仔细观瞧,但见是一团黑乎乎乱如麻,形同头发样的东西,疑惑道:“这玩意儿是什么?”

   王二狗介绍道:“此物名曰发菜,产于草原。采摘之后,浸以滚水,拌以姜醋,其可口程度倍于藕丝、鹿角菜等物!相传,汉代苏武牧羊时,就以此物充饥,发现此物可口异常。于是乎,回归中土之后,他就把此物进献给皇帝食用,成为御用贡品。现在发菜早已不是贡品了,所知之人甚少,但在下就爱这一口儿。临来之前,我勉强买到了一点舍不得吃。现在,愿与您共享。”

   “哦,原来这就是发菜啊……嗯?发菜?”忽然间,崔耕脑中灵光一闪。

   眼前之人叫王二狗,酷爱吃发菜,贩丝为业……这三个条件结合在一起,那岂不是说,此人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王元宝?

   在历史记载中,其人的财物被盗,求告无门,悬梁自尽。然而,冥冥中见一老者,锦衣玉带,白脸长须,温文尔雅,左手持“如意”,右手拿“元宝”,自称是唐高祖李渊所封的财帛星君李诡祖。

   李诡祖道:“你生来就是大富之人,岂可轻生?本星君指点你一条明路,淄州出产琉璃,你贩卖琉璃,定可富贵。”

   言毕,又扔给了他一枚元宝。

   王二狗自此贩卖琉璃,渐成巨富,又感念星君李李诡祖所赐,易名王元宝。

   最后王元宝富裕到什么程度?据说,其宅府时人称之为“王家富窟”,以金银叠为屋壁,以沉檀为轩槛,以地面,以锦文石为柱础,以铜钱为板砖。所有器皿宝物,比王公大臣家的还要好得多,四方之士都以结识他为荣。

   然而,故事虽然是这么个故事,但仔细一想却非常不合理。

   比如说,淄州产琉璃又不是什么秘密,贩卖琉璃的商人也很多。怎么偏偏就王元宝富可敌国了呢?再者,去淄州贩琉璃,只是非常平常的一种生意而已,哪用得着神仙来指点?

   说不定,这是王元宝发迹之后故意编的一个故事,他的发迹史另有隐情。

   现在崔耕结合淄州的状况一琢磨,一个大胆的念头,在脑海中行成。

   先把王二狗让进了屋内,分宾主落座。

   略微寒暄了几句之后,崔耕直入正题,道:“王二狗,你往来淄州贩丝,也仅能糊口而已,有没有想过改行啊?”

   “改行?干什么?”

   “贩卖琉璃啊!淄州的琉璃,可是大大的有名。”

   没想到,王二狗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道:“不,不成,我绝不能去淄州贩卖琉璃。”

   “为什么啊?”

   “唉,因为那淄州生产琉璃制品的东家,是我的便宜老丈人,我王二狗但凡有点骨气,也不能求到他的头上啊。”

   “嗯?到底怎么回事?”崔耕奇怪道:“有这么个有钱的老丈人,那不是一件好事儿吗?瞧你这副样子,有多么不乐意似的。”

   “唉,此事实在是说来话长……”

   然后,王元宝简要地将王家和杨家的恩怨介绍了一遍。

   王家世代贩丝为业,也就是求个温饱而已。十几年前,某日,万元宝他爹王可,发现有个人晕倒在自己家门之前。

   他把那人带回家中,请了大夫诊治,那人终于醒转。其人正是淄州琉璃作坊的东家杨崇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