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射宋

第311章 完颜兀术的大礼

射宋 约翰牛 2102 2024-05-30 14:32

  东京城外,金军大营。

   根本不用进城打探,完颜兀术也能知道城内如今已经沸反盈天。

   实际上,金军很多高级将领对于过河非常奇怪,说句不好听的,大伙都已经被镇国军撵的像条狗,突然优哉游哉地“敲竹杠”,要钱不要命?

   数千万贯的财货,每个士兵要背负多少?还怎么轻装跑路?

   但完颜兀术却始终回复,稍安勿躁。

   向东看着城中烟火升腾,完颜兀术更是乐得合不拢嘴,原来宋国君臣真是一群猪,自作孽不可活。

   第二天一早,陈亮追到北堤浮桥。

   但驻守南堤的金军足足三万,更收集了大批船只,导致上下游三十里无船可渡,一条细细的浮桥实在难以大规模强渡,不得已只能等待后援。

   等到第二天中午,萧干、张觉、郑良陆续赶到,依然对于渡河一筹莫展。

   而东京西门外,百十辆大车和上千名哭哭啼啼的歌姬民女,被“忠心耿耿”的宋国官员小心翼翼地送进了金军大营。

   然而,女真武士给了吕通一份名单并告知新的要求。

   “女真战神,金国尊贵的金军统帅,明日邀请这些人来大营参加酒宴,必须携带夫人。”

   吕通仅仅瞥了一眼,额头上的汗便下来了。

   这份名单上罗列了百余人,都是东京有名的文臣武将,携带夫人意味着什么谁都明白。

   但吕通已经吓破了胆,带着名单逃命似的回到东京城。

   赵佶抹了抹汗水,问道:“什么?携带夫人赴宴?这……”

   蔡京想了想说道:“双方把酒言欢,化干戈为玉帛,这应是好事!”

   这下朝堂大佬仿佛都醒悟过来,纷纷笑着附和。

   “兄弟之盟,睦邻友好,确实是天大的好事!必须去!”

   赵佶很欣慰,多完美的解释,多好的肱股之臣啊!

   于是朝廷命令名单之上的文武明日出城与金军联欢,为了防止有人“遗忘”,更是贴心的派出皇城司与宫卫守在这些人门外。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如此人神共愤的龌龊行径,进一步撕裂了东京军心民心。

   这个冬天,富丽堂皇文明风流的烟云京华,冰冻三尺。

   然而,面对如狼似虎的女真大军,羞辱不会停止。

   第三天,金军提出金宋两国皇族子弟应互相亲善,勒令赵家的皇子与帝姬出城玩乐。

   这时,赵佶幼稚的幻想破灭了,这要是答应了,皇家的脸面将无地自容,而且女真人是永远喂不饱的豺狼虎豹。

   第四天中午,没有等到赵家皇子帝姬的金军开始进攻西门。

   尽管东京城防火炮射程远威力大,但由于朝廷“不得擅起挑衅”的命令,金军大模大样将两百门火炮推进到一千步以内,然后猝然开炮轰击城头的固定炮位。

   片刻之后,西城墙上的火炮所剩无几,大批女真人山呼海啸开始冲锋登城。

   三万守备军本就是禁军的二线部队,又处于对方火炮打击之下,根本无法阻挡金军破城,支撑到第二天,守备军损失殆尽,西门落入金军之手。

   眼见金军攻城势不可挡,自命风流的道君皇帝慌了神,唯恐背负亡国之君的污名,一整夜长吁短叹。

   素来体会赵佶心意的蔡攸,拉来吴敏进言:“官家可与太乙宫中精修道法,凡尘俗务可托付于太子!”

   这要是搁在平时,活生生一个无君无父的谋逆贼子,必须千刀万剐!

   可风雨飘摇之下,一个敢说,一个敢信,于是赵佶在宗室和朝堂重臣面前,大大方方地将烫手的皇位禅让给愁眉苦脸的赵桓,随后躲进太乙宫不问世事。

   赵桓又不是笨蛋,这个节骨眼上当皇帝哪有好果子吃,为了消除女真人的怒火,他派出数批使者前去与金军接洽。

   完颜兀术只说了一句话:“等女真勇士破城再说!”

   结果,不到一个时辰,金军就攻入西门,并且迅速向宫城猛扑。

   女真野蛮凶残,大宋换了官家,因此宫卫人心浮动,虽然有一万多人,但早就失去斗志,金军一个冲锋后便吓得四散奔逃。

   南熏门外,完颜兀术端坐马上,看着亦步亦趋的宋朝新老皇帝与朝堂重臣们,在刀枪威逼下战战兢兢地来到面前,问道:“尔等搜刮民脂民膏,逼得民不聊生,又背盟毁约,罪大恶极,理应处死!”

   赵佶与赵桓顿时嚎啕大哭,连连哀求,愿意“量中华之物力结金国之欢心”。

   完颜兀术故作沉思,随后说道:“想要活命,只有下罪己诏自除帝号一途!”

   此时,文武之中不乏忠勇,愤然驳斥完颜兀术,却被当场斩杀。

   人头滚滚,性命攸关,赵宋两位皇帝毫不犹豫答应,当众写下了罪己诏,随即宣布去除帝号。

   与此同时,得知完颜兀术过了黄河,韩逍遥星夜兼程赶到堤北,镇国军已经聚集了十万之众,四海舰队在梁红玉的率领下亦劈波斩浪驶来。

   韩逍遥随即下令强渡黄河,舰队在河面一字排开百炮齐鸣,驻守南堤的金军无法抵挡,只得破坏浮桥后撤并向完颜兀术通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