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老王递来的烧鸡,张衡敬眼神眯了眯,但是,还是接住了!
虽然此时自己一方不输与这王家人,但是,槐树湾那边实在是碰不得的!
县尊那边,给他做了兜底的事情——只要他张衡敬不犯法,整个冬临城都能横行,但是,槐树湾那边不能惹!
这是在君上哪里挂了号的!
此时的张衡敬和老王两人,都是麻杆打狼两头怕!
老王不敢对着张衡敬使用了强制手段,张衡敬一样是不敢对老王怎么样的!
两人之间,竟然罕见的维持了平衡!
接过了老王递来的烧鸡,张衡敬见那些女人还是不肯开口,他顿时冷了脸!
“胡老大家的,你去搬几个椅子来,没见到人都站着么!”、
张衡敬指着一个女人开口道。
这人的男人是胡家的甲头。
胡家只有十几家人口,按照规矩是不能选出了一个甲长的。
这甲头,就是一甲里面,排头的人家罢了。
通常情况下,甲头都是这一甲里面最为富庶的人家担任的!
实际上,甲头这个位置,还真的不是人愿意当得呢!
甲头这个位置,在夏收、秋收的时候,还是有着另外一个名字——粮长!
这粮长,可不是什么好差事的,本甲的五户人家,应该缴纳多少赋税,都是有着甲头去催收的!@
若是催收不来,则就要被甲头自行填补上了亏空的。
若不然,官方只会追究了甲头的责任的!
毕竟相对于民间的百姓来说,官府的衙役实在是不够用呢!
是以,官府就将征收粮食的事情,下包了到了地方。
官府会将各个乡镇给各自分开,然后一个地方委托了一个粮头的。‘
这粮头,却是没有什么权利,更是没有俸禄,但是,若是胆大心狠的,却是能够一次吃得肚子溜圆的!
因为为了保证粮食征收的完成,是以,官府在委任粮头的时候,都是要挑选本地富户的。
并不是每个人家都能按时按量缴纳了赋税了,这粮头这个时候,就有了腾转的空间了呢!
只要是心狠的粮头,仗着一次粮长的时候,吃了一个肠肥脑圆,不是什么难事。
不管是放贷,还是在秤砣上面做了手脚,这能够贪墨的机会却是很多的!
试想一下,一个乡镇,最少都是上万户的,这一家侵吞了十斤麦子,这就是十万斤的数量啊!
这就不说了,粮头带人征收粮食,总不能自己一个人吧!
他需要帮手,但是,这大忙的时候,这帮手总不能白白干活啊!
于是,这一份给帮手的工钱,给转运粮食的车马费,给牲口的租赁费,嚼用费……
林林总总的,这样七乎八杂的费用怎么出?
还不是要添加到了农户身上!
这就是杂费了!
实际上,不管是任何一个时代,这粮食的正赋一直都是没有多少的!
很多时候,杂费甚至能够数倍与正赋的!
这个规矩,自从人类没有文字就开始了,一直持续到两千年之后!
直到那一人宣布取消了农业税之后,这种陋规才取消的!
这些各项累计加了下来,负责征收的大粮头,只要心狠手辣,一次吃了一个饱,可是不成问题的!
但是,这是对于大粮头来说的。
对于大粮头下面的这些小粮头来说呢?
镇上的粮头,却是也不能面面俱到,亲自到了村子里一家一户的征收粮食啊!
于是,就会在一个保长也就是村长之下,委任了一个粮长的。
这粮长,便负责整个村子的赋税缴纳!
粮长的身份是不定时更换的,通常其情况相下,都是一担任就是三年时间的!
村子里的粮头,还是能够保证自家利益不受损的!
比如,张岗这边的粮长,就是张衡敬的一个堂兄弟担任的,这张衡敬本族兄弟担任粮长,自然是不会让张家的利益受损的!
最起码,他们本族的族人,只需要缴纳了正税就是可以的了!
但是,上面分配下来的任务,可是加了杂费的呢!
这些杂费怎么办呢?
张家的族人少出了杂费,那么其他的人家就是需要多分摊一些杂费,这么一来二去的,别家的税赋,那就多了。
胡大是胡家这边的甲头。
这是上了县衙花名册的!
而胡家人少,只有十几户人家,是以,他的这个甲头,就分摊不下去了!
这还不算,官府那边征收税额,是按照总任务的一定比例来计算完成率的!
比如说整个冬临城今年的粮赋是一百万石,那么原则上只要完成成了八十万石,那么县尊在考核的时候,就会得到了一个优的评语!
而按照大唐这边的规定,只要是连续三年考核达到了优秀,那么就有升迁的机会的,若是五年都是优秀,那么这种升迁的几率又大了不少!
当然,因为大唐草创,使得实际上大多数的官员都是坐不满任期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