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的工业革命

第二百零八章 机械锯齿打造成功

大明的工业革命 科创板 2087 2024-05-30 14:30

  张焘拿起后装线膛枪,在朱舜的指导下,闭上左眼,只用右眼对着那根铁管。

   箭靶远在三百步的距离,他完全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效果和千里镜一样。

   能够看清三百步左右的箭靶,没有多神奇,千里镜看的比这个更远更清晰。

   但是当他按照朱舜的指导,根据十字线进行压枪,压到一定的角度。

   “砰!”

   一声枪响过后,张焘放下冒着硝烟的后装线膛枪,接过来千里镜望了过去。

   三百步左右的箭靶,出现了晃动。

   张焘没怎么玩过火器,有了朱舜的指导,还是有失精准,只是擦着箭靶的边框飞了过去。

   但是这样足够惊人了,这可是三百步的距离,张焘活了这么大了,也就听说过关宁铁骑第一神射朱忠义,可以射中三百步的目标。

   大明边军这么多人,总有一两个奇人异士。

   朱舜这个怪胎要除外。

   张焘自己几斤几两,自己最清楚了,对于火器的熟悉程度连个半桶水都算不上。

   别说是三百步的距离,就是三十步的距离,能否命中还要看运气。

   张焘爱不释手的抚摸着后装线膛枪,走到旁边的官帽椅,坐了下去。

   过了很久,才平稳了心情,郑重说道:“十朋,辽东边军倘若是人手一支这种火器,建奴就不足为虑了。”

   朱舜很赞同张焘的这句话,平淡的说道:“这支后装线膛枪上装的是2.5倍镜,可以做到300m以内精准打击。”

   300m内精准打击!

   张焘接受了朱舜带来的科学,知道这个三百米有多远,几乎是把火器营的准头,提高了十倍!

   张焘似乎已经看到了辽东将领们,那一张张的谄媚笑脸,感叹道:“辽东的总兵参将们要是知道这件事,你的安静日子估计也就到头了,家里换上铁门槛,也会被他们给踩平了。”

   朱舜笑了笑,没有接他的话茬。

   赞同后半句建奴不是对手,却不赞同前半句,人手一支。

   挑选一名符合条件的狙击手,就已经很难了,最后能够合格成为狙击手的人就更少了。

   别的不说,就拿铅弹火药的消耗,足以拖垮大明的财政。

   这两年的时间里,朱舜陆陆续续的给六弟朱铁送去了上千发锥形子弹,加上他过人的天赋。

   这才造就了一个三百步狙杀皇太极的额驸佟养性的壮举,连跳六级,当上了一名把总。

   消息从边疆传来,三叔高兴的在黄村摆了三天的流水席,庆祝儿子当官了。

   朱舜自己手下的狙击小队,经过层层筛选,到现在只扩张到了七队。

   二叔可是从整个北直隶的老百姓里挑选,挑选到现在,也只扩张到了七队。

   附和狙击手条件的少年还有一些,只是他们不愿意举家成为朱家的家丁,首先就淘汰了他们。

   至于把这种2.5倍镜线膛枪交出去,更不可能了,朱舜卖都不会卖。

   以后只把狙击小队当成雇佣兵,雇佣给福王世子这些坐拥金山银山的权贵。

   有些话不方便说出来,朱舜笑了笑,喊来一名轿夫让他把这种线膛枪的图纸,交给掌厂朱玉,另外给二叔带了一句话。

   张焘再怎么爱不释手,也只能放下了手里的火器,随口问道:“这种新式火器的名字叫做什么。”

   朱舜想到自己还没给线膛枪取名字,想了想,说出了一个以后让建奴、倭寇、高丽闻风丧胆的名字。

   “300式线膛枪。”

   测试完300式线膛枪的射程,朱舜和张焘离开了4号实验小院,赵斗米还是没有发现恩师二人。

   主要是京师大学堂的安全性极高,配备了三支狙击小队,另外还有一支从边疆退下来的军士,昼夜换班的巡逻,人数多达五十人。

   整个实验院的四角,建造了四座了望塔,始终有人拿着千里镜在上面观望,还都是嗅觉敏感的夜不收和塘骑。

   别说是普通的贼匪了,最擅长藏匿踪迹的建奴鞑子来了,也逃不了一个死字。

   朱舜和张焘两人顶着风雪,回到正房的火炉旁,还没把身子烤热乎了。

   一名青色棉布冬袄的匠人,被铁塔汉子拦在了门口,只能对着紧闭的镂纹木门喊了一句:“老爷,机械锯床做好了。”

   朱舜和张焘站起来走出去,瞧见了那名面色红润的匠人,摆了摆手,示意他先回去。

   来到北平机械总局大门口。

   这么冷的天,大门口两旁的四角亭里,还是蹲满了管事。

   张焘忍不住打趣了一句,看来北平机械总局比起西瓦厂还要生意兴隆,说笑着迈过了门槛。

   新式纺织车间已经建好了,一间占地不小的空旷车间,房顶上有一排排齿轮,连接着一排排的传动杆。

   传动杆连接着皮带,皮带连接着一台台机械锯床。

   纺织车间旁边有一个锅炉房,锅炉房里有一根铁管。

   延伸出来,一直通到纺织车间的正中间,那里放置着一台彻底完善的第二代蒸汽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