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蜀臣

第388章 系一身

蜀臣 茶渐浓 2094 2024-05-30 14:29

  草色青青,将盛夏的生机勃勃荡漾在大河中奔流北去。

   两座偌大的军营相隔在大河两岸对望而落,其中西畔的军营飘扬着汉字旌旗。

   从夏初四月进军来至此的魏延,一直都没有尝试过渡河,就连搭建浮桥抑或伐木做些筏子等准备都不曾有之。

   如此玩忽,犹如将驱兵来救援当成了儿戏。

   但夏侯儒却不敢掉以轻心。

   在以往的战事中,他尝过太多次兵败了,怎敢再将汉军等闲视之?

   故而,他在此些时日里一直督促着将士不可玩忽,戒备森严的与魏延对峙着,并没有多余的挑衅之事。

   因为雍凉都督司马懿的将令,乃是让他遏制魏延渡河来战。

   只要阵地不失,他便是功成了。

   没必要擅自多生事端,进而催生后悔莫及之事。

   然而,郭淮昨夜亲自来会,却是打乱他的部署,令他泛起忧虑。

   郭淮将要从鹯阴城塞的后方渡过大河,赶往媪围县鏖战郑璞部,需要他遏制魏延部的衔尾夹击。亦是说,不管是否情愿,他也必须要督领兵马渡河了.......

   毕竟他若按兵不动,彼魏延部绝不会坐失战机。

   而且,郭淮督兵而往同样是司马懿的调度,令他没有回绝的余地。

   就是心中隐约不安。

   他觉得如果稳当一点,郭淮就应该走水泉沙河取道乌水河谷进发鸣沙山。

   如果走媪围县, 恐会如汉军所愿——不管魏延抑或郑璞, 汉军近几月的行举太过于诡异了,若是说乃无的放矢, 他不相信汉军不会如此劳师动众。

   但他也无法断言汉军将欲何图,因而也无法反驳郭淮的推断。

   哪怕他声称,即使郭淮走水泉沙河、令郑璞转道南下与魏延并力来解鹯阴之困了,他亦可以依仗着完善的防御工事与大河天然之险, 将战事拖延到郭淮与秦朗等部回援, 亦无改郭淮与夏侯献的心意。

   对,督领三千乌桓突骑的夏侯献,已然来到鹯阴城塞了。

   对这位魏武曹操的外孙、魏国第一位大将军之孙、如今最受天子曹叡器重与亲近的同族,夏侯儒将宗族日后声势复起的冀望寄托在他身上。

   “叔父久镇边陲, 或许有所不知, 天子对陇右与凉州之失颇为羞恼,私下常叹若有生之年不夺归,九泉之下亦无颜见先帝与武帝矣。”

   在夏侯儒回绝郭淮意图之时, 夏侯献便将他拉到了一侧,耳语了这句话。

   这让夏侯儒惭恨莫名。

   论凉州之失,他亦在责难逃。

   甚至,当年若不是郭淮设谋伏击了逆蜀李严部万余精锐、且上表声称乃他绸缪之功,他如今理应闲赋在家才对。

   唉.......

   罢了。

   以将略而论,我不如伯济多矣。

   还是莫以暮气沉沉之念,扰了魏国中坚之辈的建功立业之心吧。

   带着如此念头,夏侯儒最终还是允了郭淮提议。

   自然, 他亦不断的派遣斥候渡过大河时刻监视着魏延部的动静, 且整军待发,一旦魏延部有异动便渡河迫其不敢追击。

   而在大河对岸的魏延现今很有闲情逸致。

   并不披着甲胄的他, 正牵着随他征战近八年的良驹, 孤身驻足在一矮丘上,目光有些迷离的看着盛夏时节的草色青青、莺歌蝶舞。

   尽作霜然的双鬓、半新不旧的居家燕服, 平时常以肃容视人的脸庞亦柔和了许多, 在加上腰侧不佩剑与斜斜提在手中的皮革酒囊, 令人甫一见了, 便会误以为这是出来踏青散心的富家老丈,而并非戎马半生、重权在握的将军。

   或许, 猛虎亦有细嗅蔷薇之时罢。

   在出兵来此地前,他得了封家书, 是远在成都宫禁任职天子近臣的长子魏容所传。

   书信没有絮叨多少家长里短,只是告知他如今多了一个身份:祖父。

   那时,得悉了消息的军中诸多将率都前来恭贺几声,魏延亦笑容潺潺,一一做谢且将俸禄换做酒肉与共同乐。

   但没有人发觉,常年盘踞在他眉目间的倨傲之色开始慢慢淡去、桀骜之心亦开始冰消雪融。

   他自己也没有发觉。

   只是每每临事时,心中总会觉得自身有些盛气凌人。

   抑或者说,他倏然觉得,许多事情似是也没必要对他人过多指摘。

   这种变化让他一时有些不适应。

   毕竟, 他素来自诩将略过人。

   且如今大汉首屈一指的大将,他委实名副其实。

   乃是有了孙辈, 故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便滋生,令我不复昔日盛气乎?

   抑或者,乃今大汉后辈将才鹊起, 故我不复旧日恣意邪?

   魏延将酒囊靠近嘴边,轻轻的抿了一口,感受酸不溜秋的马奶酒过喉入腹, 亦在悄然的问着自己。

   然而,过了良久,他依旧没有答案。

   只是泛起了许多追思。

   如先帝、关侯、张飞以及高翔与陈式等,他们都是没有见到孙辈便亡故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