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

第八百一十四章 渭水的水神!

  咸阳宫中。

   子楚蓦然睁眼。

   瞳孔从放大到缩小,到缓缓现出生人一般的神色,微微泯动着嘴角:“政……儿!苏……将军!”

   昏睡多年的子楚,在清醒之后,开口说出了他第一句话!

   然而,守卫在整个宫殿的侍女和内侍们纷纷朝着床榻上看去,惊得所有人几乎难以自控,手里的东西纷纷跌落了一地。

   随后。

   一个个尽数匍匐在地;“太上皇!!”

   庄襄王子楚,被始皇帝嬴政追封为太上皇,去掉了谥号!

   此时,子楚终归是睁开了眼睛。

   整座大殿喜极而泣,风卷一般的波动朝着整座咸阳宫扩散而去。

   然而。

   除了跟随嬴政前往泰山的大臣以外,帝国还有许多重臣,都在咸阳,庞毅,冯去疾,周青臣,等人闻讯飞一般的涌进了皇宫。

   庞毅泪流满目,说到底,他可算是三朝老臣了。

   此时见到子楚睁着眼,眼角微微颤抖,是又喜又悲,早就泣不成声,口里不断的喊着太上皇!!

   子楚的记忆点点零星一般的重现在脑海里。

   因为有记忆的缺失,让他现出了无比疑惑的神色,以及对周围人事的陌生,他想要让自己动一下身体,可发现,即便如何努力,都不能做到。

   身边的医者连连道:“太上皇多年卧床,身体骨肉僵直,若要恢复,还虚一些时日,不可强制妄动啊。”

   子楚醒来的消息,第一时间便传到了赵姬的宫中。

   赵姬面色寒霜,直接下令,彻底封闭了甘泉宫。

   ……

   阳泉县,隶属于陈郡的一座县城。

   苏劫五千轻骑已然抵达这里,郊野架起的临时营地,此次,苏劫直接去了沙丘,将赵武灵王的沙丘行宫直接给烧了。

   随后,立即南下,前往淮地云梦泽于嬴政碰头。

   当夜之时。

   士卒轻骑赶来,一见苏劫,便立刻匐跪在地上,将李斯亲自所写的书信递了过来。

   苏劫揭开书简。

   冷汗如雨。

   半天没说出半句话,“沙丘之劫!!”

   嬴政是如何出事的,当初发生的一切,已被李斯事无巨细的书写的一清二楚,连当初的小孩,女人,男人都纷纷被控制住了。

   苏劫冷冷的看着面前的士卒,声如冰窖,问道:“这些人,是什么身份?”

   士卒道:“都是,都是三苗人!”

   苏劫深吸一口气,挥了挥手,道:“先出去吧!”

   等士卒刚刚一走出大帐,便听道帐中一阵巨大的竹简破碎的声音,滴滴哒哒的散落了一地。

   苏劫万般无力。

   这可谓是他穿越到秦国以来,最大的一次无力感。

   谁能想到,即便是转了道。

   嬴政都还是中了感应呪。

   谁能想到,所谓的沙丘,根本就不是沙丘行宫,所谓的沙丘之劫,居然就是一座小小的沙丘。

   苏劫猛然低头,看向散落一地的竹简。

   脑海深处的记忆再次涌现。

   不断的捋出他一直都忽视的一个问题。

   历史上。

   秦始皇嬴政五次巡游,最后第五次东巡的时候,病逝于沙丘。

   所以,被人称为沙丘之劫。

   然而,问题来了,历史上,秦始皇每次东巡都有一个目的的,唯有第五次,在很多记载中,秦始皇并没有明面上的目的。

   而且,第五次东巡的时间,长达七个月!

   在这段期间,历史上秦始皇最后一次东巡出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

   嬴政本打算前往沙丘的,可突兀的改变了他原本已经定下的计划,不去了,再加上,这第五次东巡时间长达七个月,可见,嬴政是在躲避什么!!

   会不会是躲避沙丘行宫?

   也就是说,嬴政最开始准备去沙丘,被人阻止了。

   造成了后来秦始皇忽然改变路线,不去沙丘。

   就和现在一样,在苏劫的百般阻扰下,同样没去沙丘。

   苏劫是直接和嬴政说的,你别去。

   那么历史上,倘若也有人干涉了嬴政,告诉嬴政,说你别去,你会死,所以,才造成了嬴政避开了沙丘行宫。

   那么这个人是谁?

   他怎么知道,这个天丙七术!

   苏劫脑海飞快的转动,他确实一直都忘记了一个人,其实,这个人历史有记载,不管是秦始皇本纪,还是民间野史,只要细细看过,都会把目标指向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水神’。

   民间故事之中,是这么说的。

   秦始皇在东巡之时,问了水神,此行吉凶。

   水神说:“你别去沙丘,前往沙丘当灭亡!”

   苏劫喃喃自语,道:“或许,这个水神说的是,华夏的术士要利用沙丘杀你,你要避开沙丘,防范这个感应呪,最好巡视一年再回咸阳?”

   苏劫越想越觉得可能恐怕事实就是这样。

   术士为了报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大仇,决定在始皇帝东巡的时候杀了他。

   而杀他的方法,便是启用感应呪。

   恰逢这个时候,出现了荧惑守心,大帝流火之下,必然心神慌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