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第365章 无心插柳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俊秀才 2139 2024-05-30 14:27

  京畿地区的雨一停,裕王府的煤炭师傅们便已经启程。

   他们肯定不会走柳铭淇他们的那条道路,毕竟那时正好是洪灾在湖北、重庆和宜宾肆虐的时候。

   所以他们走的从京畿地区往陕西,再通过汉中抵达成都。

   等到他们来到成都,已经是七月下旬。

   池三此时已经在威远那边建立好了蜂窝煤工坊,因为有柳铭淇在,所有需要的器械的图纸也重新画了出来,找了工匠们打造。

   所以上百名煤炭师傅们来到威远,马上便可以招募工人开始生产。

   葛松道虽然不在威远,可他也连连给柳铭淇发书,“成都蜂窝煤已渐告枯竭,还望殿下加紧生产,多多益善。”

   成都府本来储存着两亿多个蜂窝煤。

   如果没有暴雨和洪灾的话,每个月还要给他们送来一亿个。

   这一方面是储备一些起来备用,另一方面是准备源源不断的给西康省运送过去的。

   在暴雨来临的那一刻,葛松道立刻就中断了运输的打算,直接调派到了宜宾和重庆地区。

   那边的灾民们粮食可能不是大问题,但怎么烧水做饭,却是大问题。

   暴雨虽然停歇了,但是到处的森林树林都被雨水浇得从头到尾、从外到内都湿透了,怎么用来烧火?

   况且烧木材很容易引发火灾,万一把帐篷、临时简易房屋给烧起来了,那么密集的环境情况下,得死多少人?

   还是蜂窝煤最好。

   又安全又不用受到天气条件的限制,而且还占地很小。

   也正是因为有了蜂窝煤的及时送到灾区,所以柳铭淇说的让他们烧开了水来喝,也就成为了现实。

   但在这种情况下,蜂窝煤的消耗速度非常惊人。

   每天至少都是七八百万个被用掉,两亿多的蜂窝煤根本支撑不了多久。

   在成都府、绵阳府、阆中府等等区域的人们,还因此表达了强烈的不满。

   因为他们也需要煤炭来烧火做饭,如今市面上都完全没有卖的,你说让他们怎么办?

   这些地方数百万人口的需求,可是比灾区要多多了。

   只不过是没有那么紧迫而已。

   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葛松道才大喊着“多多益善”。

   池三早就买好了大量的生石灰,加上威远煤矿就在旁边,泥土什么的也根本不缺。

   所以煤炭师傅们到了之后,池三一天之内便给他们配上了五千多个早就招募好的助手工人们,开始了紧张的制作煤炭工程。

   这些煤炭师傅全部来自于裕王府,是裕王府的下人。

   他们大部分的人专门负责怎么调配蜂窝煤的配比,只有少数十来人才指挥着学徒工人们怎么去搅拌、压制、风干蜂窝煤。

   由于生疏的关系,第一天才做出了十五万个蜂窝煤。

   在第二天就猛增到了一百二十万个,第三天便达到了七百万个,第四天开始,直接稳定在了一千五百万个。

   要不怎么说还是青壮劳动力管用呢?

   这五千多个汉子干活儿非常卖力,效率是第一蜂窝煤工坊的好几倍,也是第二蜂窝煤工坊那群京城工人们的两倍。

   经历过贫穷困苦的人,才知道珍惜。

   和京城的两百文一天、三餐必然有一顿是肉食相比,他们的薪酬只是每天一百文,三餐只有麸糠馒头和麸糠稀饭,每天干得最好的十个小组,可以在晚上吃一盘猪肉炒的菜。

   但即便是这样,他们也是感恩裕王府得不得了,干活儿一个比一个认真,如果不是求稳的话,他们每天干出两千万个都毫不意外。

   难怪后世的四川人出门打工,从来都是受到热烈欢迎的了。

   单是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就值得工厂老板们争相聘用。

   由于是夏天,又没有雨水,做好的蜂窝煤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一晚上就能吹干晾干所有的水分,第二天便被等待着的马车给拉走。

   第一目的地仍旧不是成都府,还是宜宾府和重庆府。

   即便这些地方的蜂窝煤明显够用了,但为了以防万一,葛松道还是要多囤积一些。

   每天只有少量部分,才会运送到四川的各个州府县。

   柳铭淇再次使出了大杀器。

   他把蜂窝煤的出坊价格定在了两文钱。

   还是两文钱。

   要知道,在京城的两个蜂窝煤工坊,它们的原材料都是皇家的煤山半卖半送的,所以价格才压在了不可思议的二文钱一个上面。

   蜂窝煤的销量实在是太多了。

   动不动就是几亿个、几十亿个。

   很多商人都梦想着哪怕我一个蜂窝煤只挣一文钱,做一亿个也能挣十万两白银。

   但他们真正去操作的时候才发现,光是原材料和人工加在一起,做一个都得十来文钱。

   哪怕是你做一万个,折合下来也还得七八文钱。

   如此计算,哪怕是十亿个,成本价还是牢牢的定卡在了两文钱以上。

   这还不包括任何的商税,还有其它各种杂七杂八的开支。

   一旦有个什么差错,那么几万个工人的工钱怎么办?他们如果闹起事来,可是杀头的罪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