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第84章 二文钱一家吃饱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俊秀才 2130 2024-05-30 14:27

  第二天一大早,仅仅是卯时时分,京城里面的米店、粮铺的门口,全都挤满了人。

   大家都焦急的等待着开门买米,大门却一直没有开的迹象。

   好不容易一扇小木窗打开了,伙计却只是挂出一个牌子,便又关了起来。

   “今日无粮”

   牌子上写着这四个大字。

   有些大半夜就起来排队的人,完全接受不了这种说法,愤怒的敲起了店铺木板。

   “开门!开门!昨天还有那么多米,那么多麦粉,怎么可能今天就没有了?”

   “对!你们就是一家奸商!”

   “赶快卖米,不然我们就砸门了!”

   “大家都是街坊邻居的,你们不能这么不要脸吧?”

   “老张,你这个生儿子没x眼的家伙,你就这么不念人情?”

   如此之类的责骂,发生在了京城的每一个角落。

   京城别的不敢说,传播小道消息是一等一的强。

   昨天深夜的时候就开始流传起了各种消息,说是山东那边遭了蝗灾,而且蝗灾一路朝着京畿地区来了。

   蝗灾是什么样的灾难,只要有点生活常识的人都知道。

   以后有个“x军过处,寸草不生”,实际上那个皇,就是从“蝗”引申而来的,因为蝗虫过处,本来就是所有可以吃的东西,包括粮食和果树等等都被吃光了,全都寸草不生。

   大康朝总体来说日子不错,可蝗灾、水灾、旱灾这三大灾害,还是经常出现的。

   民众们对于水灾、旱灾都有一定的防治经验,但对于蝗灾这样的生物型灾害,还是没有太多的头绪。

   哪怕是用尽了力气去捕杀,在面对铺天盖地的无数蝗虫时,效果仍旧是很小很小。

   在可以遮天盖日的蝗虫面前,人们都会有一种无力感。

   而且天杀的蝗虫,每次都会是在庄稼快要收成的时候才会出来,别的时候它们反而不会出现,这就让人哀叹,它们真是天生的农田克星。

   种田的民众固然是欲哭无泪,但这些生活在京城里面的人们,同样也是如此。

   蝗灾必然会造成大规模的粮食颗粒无收,这样一来,大米和小麦都会大幅度的涨价——甭管小麦是不是刚刚才收获,要涨价都是一起涨。

   如果在这个时候,家里不提前备粮的话,手里的钱就越发的不值钱,更加买不到什么粮食了。

   因此大家才会一大早的来排队。

   有不知道消息的,见到米店粮铺门口围这么一堆人,上前一问便晓得结果,于是也同样的加入了排队的行列。

   结果大家没想到……或者是心里也有了那么一点预判的,这些有粮的米店粮铺老板们,几乎就没有开门做生意。

   当然了,你说有没有开门的?

   有!

   不过都是一些小店铺,而且卖了一上午,把店里的存货全部卖完了,就直接关门,也不提自己在城外仓库里面还堆积着的粮食。

   就这,周围的街坊邻居都要伸出大拇指,称呼“老板仗义”。

   他们以后再要买什么米粮的,肯定也会在这家。

   老百姓又不是天生负心汉,如果在情况允许的时候,你说他们是愿意照顾好人呢,还是愿意照顾坏人?

   就跟你去吃饭一般,哪怕是新开的那家店子要便宜一些,你还是脚步不由自主的就到自己熟悉的店里去了。

   这是一样的道理。

   ……

   米店粮店不卖粮食了,不过这京城里面的大小酒楼,却还是照常营业的,而且一切照常,没涨价。

   为什么?

   因为他们卖的只是当天的客人,再消耗多少粮食,也是有定数的,不会太夸张。

   即便是想要涨价,也得是等一等,看看情况再说。

   如果不开店做买卖,那么多厨子小厮,各种开销的,怎么算?还不如开门做生意呢,至少做一天是一天。

   于是今天的酒楼饭庄里面是出奇的热闹,生意几乎好了一倍。

   不知道多少人心忧蝗虫即将铺天盖地而来,会造成多少的伤害。

   也有更多人破口大骂京城里面的米粮铺子和商人们,骂他们连这种财都要发,简直是烂钩子、生儿子没x眼的混账东西!

   在这些大小酒楼饭庄里面,妙味楼并不算特别出名的,无论是味道还是名气,都排不上京城的前一百。

   但今天它是特别的闪亮。

   因为从上午巳时开门打扫卫生开始,妙味楼的楼顶就挂起了两面红色的大旗。

   本来那些花楼小厮、戏班弟子、豪门奴仆等等都是心中一喜,大喊着赶紧去给自家主人(姑娘)排队买花香精油了。

   可到得跟前才发现,一堆人正在讨论这两面旗帜。

   准确的说是讨论上面的两句话。

   一面旗帜写着“勿以善小而不为”

   另一面当然是写的“勿以恶小而为之”

   这群兴冲冲的奴仆们虽然不懂意思,但也知道自己来错了,不会认字就是麻烦,人家根本没提花香精油的事儿。

   具体是什么呢?

   走之前他们也听着一群读书人说了一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