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荣家谋划九龙仓(1)
香江地区,荣家别墅。
赵文牧和赵静没有等到去而复返的荣振怡,反而是荣振邦找了过来。
“阿牧、阿静,有时间吗?要不要一起喝个茶说说话?”
荣振邦温文尔雅地邀请道。
赵文牧和赵静自然欣然应约。
不过没有想到这份下午茶竟然是在荣仁一的书房。
赵文牧可是听荣家仆人悄悄说起过,荣仁一的书房从来不用于待客,也许允许任何外人进入。
荣仁一已经等在这边,偌大的房间布置简单整洁,古朴厚重又不失现代。
他温和笑着招呼赵文牧二人落座。
不一会儿荣振怡推着小餐车走了进来,她十分熟练地布置好咖啡、糕点和水果等。
看来传言果然不假。
“阿牧,你可听说过九龙仓公司?”
大佬要说的原来是这件事情。
赵文牧没想到对方不仅会跟自己谈及九龙仓,甚至没有避开赵静,这份信任确实是无以复加了。
赵文牧沉吟片刻后说道:
“九龙货仓有限公司,香江最大的货运港,拥有深水码头、露天货场、货运仓库,是怡和系十分重要的上市公司,其母公司怡和洋行是香江四大洋行之首。”
“九龙仓有全香江最好的港口码头和黄金地皮。”
“九龙仓旗下的九龙尖沙咀、新界及港岛上的大部分码头、仓库,以及酒店、大厦、有轨电车和天星小轮等等,都是十分优质的资产。”
“可以说,谁拥有九龙仓,谁就掌握了香江大部分的货物装卸、储运及过海轮渡。”
赵文牧每说一句,荣振邦面上的震惊就加重一分。
船王收购九龙仓一战历史意义极其重大,赵文牧自然听说过这件事。但是上面这些信息,却全都是他来到香江之后了解到的。
毕竟这些都是公开信息,稍稍有心就可以查到。
“香江火车总站东迁后,九龙仓把货运业务迁到葵涌和半岛西,腾出来的地皮用于发展商业大厦。而且与港岛中区隔海相望的尖沙咀,日益成为香港的旅游商业区。”
“可以说九龙仓创始人当年真的是以极为低廉的价格获得了这块风水宝地,如今价值至少增长了上百倍。”
荣仁一赞叹的点点头。
“确实不错,九龙仓旗下有很多优质地块,要是交给李超人去开发,估计价值又能增长很多倍。”
大佬笑着说道。
赵文牧心道,大佬这话说得可是不假,要是李超人来运作九龙仓,那可真是蛟龙入海,任他遨游了。
“九龙仓先后建有海港城、海洋中心大厦等商业地产项目,但在它在经营方式上,不足称道。”
赵文牧接着说道。
“哦,此话怎讲?”
荣仁一笑问。
赵文牧环顾四周,发现荣振怡跟赵静躲在角落里交头接耳,聊得热络。
怪不得从刚才开始就找不见自己媳妇了呢!
估计是被荣振怡拉着说蜂蜜柚子茶去了。
“九龙仓固守用自有资产兴建楼宇,只租不售的策略。这就造成资金回流十分缓慢,让集团陷入财政危机。而为了化解危机,又大批量发债来套取现金,使得集团债台高筑,信誉下降,股票贬值。”
“九龙仓目前的股价严重低估。”
赵文牧不紧不慢地说出了最终的结论。
事实确实是这样,要不然,李超人和船王也不会英雄所见略同全都盯上了它。
苍蝇还不叮无缝的蛋呢!
何况是资本家。
荣振邦闻言激动地重重点头。
他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力劝父亲拿下九龙仓。
“阿牧,实不相瞒,荣家正准备收购九龙仓,获得控制权。”
荣振邦郑重说道。
“大哥,荣家已经吃进多少股票?”
“不到2000万股,大约20%股权。”
荣振邦毫不隐瞒。
有着信息优势的赵文牧清楚,荣振邦说得确实是真话,并没有隐瞒什么。
“怡和洋行已经发现荣家的企图了吧?”
怡和洋行控股置地公司,而置地公司实际控股九龙仓。
荣氏隐藏在暗处,不显山,不露水地吸纳九龙仓股票,但这终究有个限度,早晚会被怡和给发觉。
何况怡和刚刚才在不久前被“野蛮人”李超人给惊吓了一回。
对有人悄悄挖他们家墙角那可是十分警惕。
1978年李超人开始买入九龙仓股票,他采用的是分散户头悄悄买入的方式,尽可能不引起怡和的警觉。
然而,如此体量巨大的吸纳一只股票,终究还是被有心人发觉。
九仓股成交额与日俱升,不少证券分析员开始关注这只股票,嗅觉敏锐的职业炒家也纷纷介入,于是九仓股价随即便被炒高。
一时间,大户小户纷纷出马,加上股市各种流言四起,很快九仓股就仿佛温度计被火一灼,急速窜到了每股46元的历史最高水平。
这已和李超人估计的九仓股每股实际估值相当接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