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四合院刘光福:80年代小板爷

第154章 制衣机械化

  第156章 制衣机械化

   纺织机都是轻型机械,大都没什么可安装的,把机器搬进来,整座工厂就算完全竣工了。

   五个香江的投资者,上个月刚来四九城参加了开工典礼,这个月就接到竣工典礼的邀请。

   几人惊掉了下巴:“咁快啊!有没有搞错!”

   落成典礼上,东风市场、轧钢厂,还有纺织局和棉纺厂的几十个领导齐聚,市里领导亲自参加了剪彩仪式,随着彩带剪断,现场立刻敲锣打鼓,鞭炮齐鸣,煞是热闹。

   纺织区里一千多个还没解决就业的男女知青,顺理成章地成了厂里的工人,为市里解决了一个老大难问题,市领导立刻表示,为了表彰这项功绩,三年内工厂免税。

   港商激动万分地道:“在香江,从征地到开工投产,怎么也需要一年时间,没想到在这里一个月就能搞定!我们立刻撤回在大马和其他地方的投资,统统投到这里来!”

   他们立刻从香江调来服装设计师,以及一台珍贵的电脑设计机,组建了一个设计室。

   刘光福找来一个常务副厂长,在他的组织下,生产迅速有序地开展。

   采购人员从附近几个棉纺厂采购工业面料,首先运到后整车间,进厂磨练。

   在这里,面料和辅料,首先要,检查是否存在破损、污迹、织造疵点、色差等等问题,还要用去污机和大烫台,对布料进行砂洗。

   经砂洗的面料,还要存在砂道、死褶印、披裂等砂洗疵点。

   所有影响外观的下次,在磨练中都要标出,以便在在剪裁时避开缺陷。

   然后把布料推入第二个车间,也就是裁剪车间,同时也是服装设计室。

   服装设计可不是画个外观,制衣厂就会做的。

   外观凭着记忆甚至是抄外国杂志就是了,但真正把一副服装草图变成工艺单,则需要耐心细致的排料设计,每一个尺寸都要分毫不差。

   需要根据样衣。留意面料的丝绺顺直,对起绒面料,还要成倒顺排料。

   而条格纹的面料,还要注意条格的跟尾和对称,相当的琐屑,在没有电脑的情况下,靠只能靠老师傅的经验,学徒工根本玩不转。

   而刘光福的厂子,拥有双重优势,既有技术丰富的八级工老师傅,完全可以人工排料。

   而香江来的技术员,已经有了电脑排料系统,双方互相辅助,能进一步提高水平。

   而具体的操作,是操作该车间的裁床,电刀等电动机床,

   只要做到下刀精确,线条顺直流利,不偏刀就行,年轻工人培训一下就能做好,也做的更快。

   裁好的布料,被整理标记后,就送进人数最多的服装车间。

   这里的工作就是把裁剪下来的布料,按图样一一缝起来,

   最基础的机器是缝纫机,但那就是家庭作坊水平。

   即便拥有电动缝纫机,也只是县办的小厂水准,

   正经一点纺织厂,最起码还要有个专用的锁边机。

   而此时俗称“上青天”的三个纺织中心城市,大厂都有各类专门机械,纺织设计院是参照“上青天”的大厂给的机器配置,

   所以服装车间不但有能缝牛仔裤栋缝的双针机,还有专门绱袖口、绱衣领的机器,以及零部件所用的粘衬机,

   此外还有锁眼机,平缝机、四线包缝机、链条机、三针五线绷缝机、锁眼机、钉扣机等。

   然后是包装车间,也需要检针机等机器,此外还有仓库,也有检布机等仓库机械。

   至于为什么机器这么多?

   龙国大家都穿一样的制式服装,不是工人服就是军服,大同小异,所以国营大厂缝纫时的方便使用机械,导致机械化程度特别高。

   当然质量和价钱也都更高,毕竟机械比起人工,还是很贵的。

   最重要的并不是成本,而是质量,以及对机械的执念。能有条件用机器的,一定不会用人工。

   相反倒是80年代之后,因为服装种类增多,反而不方便机械化生产,小厂也没有动力投资机械化,所以质量跌落也比较严重。

   最明显的就是锁眼和钉扣的质量上,正规纺织厂的产品,和普通作坊的,几乎一用就能发现不同,

   劣质的也不光是劣质在材料上,主要就是拉锁不好拉,纽扣钉不牢固,这些不用机器,是很难提高质量的。

   香江老板惊诧道:“你们这么多机器,什么时候才能收回投资?”

   刘光福毫不犹豫解释道:“请问咱们厂的产品,是卖给我们内地的乡下,还是要卖给香江的有钱人?”

   几个老板道:“那当然是卖给有钱人,赚的更多。”

   刘光福道:“没错,那你们计较这点机械化的成本又有什么用?我们要做品牌,把卖价做高,而不是把卖家做低,和村厂进行恶性竞争!”

   刘光福是21世纪的人,恰恰不是1980年的人,所以他注定不会走弯路。

   在工厂管理上,也是完全按照国营工厂,采用八小时工作制,定额管理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