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事情,怎么就变成了今日这般模样呢?
智瑶紧闭双目,躺在摇椅之上,听着风儿吹动风铃的声音,有些难受,带着痛苦的开始了自己的回忆。
这一切,要从当年史诗成就可以兑换的时候说起!
在史诗成就可以兑换之前,天下间虽然偶有动乱,但是大体上是比较平静的,各个国家,不是忙着改革就是忙着改革,根本就没空打仗,也没空去兼并其他国家。
为什么?
因为人口太少了!
因为大家都在忙着提升生产力,增加人口,增强国力,改革内政,增强内部凝聚力。
忙的很!
甚至有人算过一笔账,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此刻消灭其他国家,还不如内部改革,提高生产力,进步更快。
为何?
因为此时还存在的国家,哪怕是小国,历史也比较悠久了,当地的百姓、国人,早就习惯这个国家了。
哪怕消灭了该国,想要彻底把这个国家变成自己的,也需要很长很长时间来消化,一代人都不算多!
也就是说,千辛万苦的灭了一个国家,可能要一代人之后,才能让这里的百姓,彻底认可新的国家。
除非朝廷有足够的资源,直接收买这些百姓。可问题是,要真有这么多资源,收买自家百姓不好吗?鼓励自家百姓多多生育,生一个有奖,生两个奖一头猪,生三个奖一套房,这不比侵略其他国家,慢慢的吸收其他国家人口来的快?
更重要的是,这么做没有隐患!
其他国家的人,哪怕过了一代人,你就真的能彻底信任吗?
不一定!
所以,在史诗成就出现之前,一切都比较安稳,因为灭国太麻烦了,其他国家的人口,也不是那么好吸收的。
可是,这种大战之前的宁静,在熊岩开辟金丹大道,玄门进入新时代之后,彻底灰飞烟灭了!
那时,大宋时空已经过去了四十一年,现实中也已经过去了八年!
持续八年的改革,只要愿意改的,基本上国力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百姓收入起码增长一倍。一些优秀的国家,都进入了只要百姓勤劳肯干就能一天三顿饱饭的日子。
在这种时候,像宋国、鲁国、齐国、楚国等改革进度较快的国家,已经有实力有能力,去帮助那些落后的小国,跑步进入新时代了。
在这样的前提下,史诗成就忽然可以直接兑换了!
而史诗成就,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可以直接将自身的实力具现化到现实!
当年,传奇成就,可以直接让人在现实中,瞬间拥有无漏境圆满的实力,姜橘就是靠着这一点,才一步步压制田氏,直至最终收服田氏。
可以说,要是没有传奇成就恰到好处的出现,姜橘现在究竟是什么下场,齐国现在到底还有没有,都不好说!
如果说传奇成就的出现,改变了齐国的命运,那么史诗成就的出现,就改变了晋国的命运!
史诗成就,可以直接让人最高拥有先天圆满或风劫真人圆满的实力,而巧合的是,赵无恤恰好有一个史诗成就!
别看熊岩获得史诗成就,和吃饭喝水一样简单,就觉得史诗成就不珍贵了,不是这么回事儿。
当年,姜橘曾经在大明时空就获取史诗成就,那是因为她完成了美洲大一统的伟业,虽然她的大一统水分很大,是分封制下的大一统,但水分再大,她也完成了,说上一句绝世伟业,都没有任何问题。
她也因此获取了史诗成就。
和姜橘类似,赵无恤在大明时空的时候,占据了印度,完成了印度的大一统,因此收获了史诗成就一个。
但也就只有这么一个了!
在大宋朝,赵无恤并未获得第二个史诗成就,因为竞争的人太多,他又没有先发优势,再加上大宋朝铁路非常发达,以至于绝大多数地方都是朝廷直辖。
只有那些没有油水,一时半会儿很难开发的地方,才会扔出来当做封地。所以,赵无恤尽管获取了小国之主的成绩,但终究不是史诗成就。
连赵无恤都无法在大宋朝获取史诗成就,就更别说智瑶了。智瑶在大明朝没有获得史诗成就,在大宋也没有获取史诗成就。
所以,当赵无恤摇身一变,拥有先天圆满的修为之后,智瑶一方只能节节败退!
挡不住!
根本就挡不住!
赵无恤直接开高达!
几十丈高的法相巨人,冲进大军之中,简直是乱杀!
也幸亏智瑶不惜血本的训练了一支道兵出来,虽然很初级,但多少牵制了赵无恤一段时间。也不多,前后差不多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这支道兵就废掉了,智氏更是在这一个月内,节节败退。
全方位的退缩!
与此同时,智瑶前往洛阳附近,拜访隐居在老君山(老子在此地山突破,成就超凡,因而被称为老君山)的老子。
最终,智瑶把洛阳附近五百里的土地,全都还给了周天子,周天子亲自上门邀请老子,数次拜访之后,智瑶又提出,自己愿意把道教作为智氏领地的国教,这才使得老子出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