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场景,净念老尼也是心下唏嘘。
小可儿虽然口齿不清,话不能说整句,却生的玲珑玉透,天性纯良,人见人喜。
可这天家的事儿,谁人又敢妄言一二。
净念心中也着实是可怜这个小小的人儿……
穷苦人家,吃糠咽菜,衣不裹体,也断然舍不得将自家孩童送入空门……即便是街边的乞儿,无家可归的孤儿,但凡有几个心善的街坊接济,残汤剩水的渡上几顿,将能活命,也好过这一生青灯枯佛为伴。
可这位献王,当朝景帝的皇长子,却就舍得。
净念也都知晓,这位献王并非景帝嫡出,年少病魔缠身,时年三十有八也未见丝毫好转迹象……可将这唯一的女儿送来佛门,他就如何忍得……
可是又能如何。
这便是可儿的命数了。
净念一伸手,便将小可儿轻拽至自己身前,面上不显,心里唏嘘不已的掏出帕巾,替她擦拭着脸面上楚楚可怜的一道道泪痕。
……
萧曜疼可儿,真叫个疼到了心尖尖上。
就为可儿的事儿,他几乎踏平了献王府的门槛。
吵也吵了。
闹也闹了。
可是他又能拿这位病秧子大哥有什么办法!
今日一早,萧逸着人暗地里知会他,要他私下里陪着到这寺里与可儿一叙……他当即放下一应事务,满心欢喜的以为萧逸终于回心转意……
未曾想,就是现在这么个结果!
……
“方才听闻静贤师太,出关了?”萧逸冲着净念轻声问道。
“回王爷话,算是出关了吧……”
萧逸举着手中的帕巾顿了顿,也不计较这老尼没头脑的话语,像是自语道,“静贤师太闭关清修,听闻也有些年头了。”
这才意识到自己话里不清不楚的,净念解释道,“叫王爷知晓,也算不得清修,实则是师尊近些年身体也不大好,俗事不愿管,寺里事务也都交给我们打理着。”
“哦……”萧逸了然,点点头,“身体不大好么?不知有没有我们兄弟二人……”他顿了顿,苦笑了笑,心里话,他这位闲王却又如何去帮衬别人……是以改口道,“可有秦王能帮衬一二的?可需要上好的药材?只要宫里有的,秦王去讨一些出来也不算是很麻烦事儿的。”
他扭头望了望萧曜。
萧曜点头应下,“列单子递到府里就是了,宫里有没有,我去弄来便是了。”
“阿弥陀佛,两位王爷实在菩萨心肠。老身便替师尊先谢过了。”她偷瞄了萧曜一眼,“秦王素日里,已经往寺里供奉良多,实在大善……”
她轻抚着可儿的肩头,“王爷请放心,前些日师尊见过可儿,心甚喜之,已着可儿先记在贫尼名下,师尊但有闲暇便欲亲自教习。”
直到此时,萧逸那始终黯淡的眼神方才泛出些许华彩,净念为人虽有些贪鄙,但在这万佛寺中为后堂主事,可儿跟着她就从此吃不着苦,又有静贤师太愿意亲自教习……
他立时起身。
却起得急了些,脚步虚浮有些颠跛,伸手按住座椅扶手方才撑住了身子。
“如此,真是……大好,大好!咳咳……”
萧曜赶忙起身搀扶,却被萧逸抬手止住,他神情略有几分鼓荡之意,连连冲可儿摆手道,“还不拜见师傅。”
可儿抹了两把泪痕,脸颊鼓了又鼓,只吐出一个字,“……拜……”
净念显然已与可儿相伴多时,忙替她解释道,“拜过了,早先已然是拜过了,王爷请放一万个心。”
“不过……”萧逸了然,缓缓坐倒,“可儿这口齿不清,莫叫静贤师太过为难。”
知道他要说些什么,净念抬臂拢住可儿的肩头,“不碍事,师尊见过之后,也说不碍事……可儿心里明慧,佛缘深厚,今后必得福德果报。”
萧逸闻言,面露些许笑意,坦然取水来饮,“不知……今日可有幸能拜见静贤师太?很多年前曾有缘与师太见过一面。静贤师太佛法精深,虽然寥寥数语,却令本王受益良多。”
“不得见。”净念未有丝毫的犹豫,便顺口直言道。
“……”萧逸缓缓的放下水碗。
啪的一声,将手中折扇拍在案几上,萧曜伸长了脖颈,瞪着净念,“一个不能够,一个不得见……我说你这儿还好吧!”他拿手点了点净念的脑壳。
也不再看净念此时慌乱的神情,萧曜仰面靠座在椅背上,四平八稳的大声叹道,“要说这万佛寺,如今果然好大场面!”
到此时此刻,净念方知坏事了。
这位秦王脾气,那是京城出了名的跋扈。
她已经是小心伺候,依旧是一时间秃噜了嘴……
“王爷……”言语间,她的身形已经有些颤抖。
萧曜却自顾自的继续说道,“这大夏朝,老的不算,宝顺年间也就封了两位王,你可都认识?”
紧紧搂住可儿,净念才堪堪站的住脚,面对秦王这明知故问,她虽为寺内后堂主事,却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