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九尊问道

第四百一十八章 九劫九生

九尊问道 唐风宋雨 2157 2024-05-30 11:53

  “天问仙宗苏月关。”黄道吉回道。

   “嗯。”萧问道淡声一应,便将苏月关的托付,记在心间。

   “他有个师弟,倒是大名鼎鼎。”黄道吉说着,眸中赤色尽褪。

   “问天羽。”萧问道说出心中所想。

   “前辈···大慧之人。”黄道吉说着,便一步踩进灵渊的十二层中。

   灵渊之中,埋在地下的帝王之陵,其内不过是寻常的阴灵。对于他们两人而言,不过尔尔之物。

   两人一路直下,灵渊之深,深则百丈,而南幽郡主的血瓶,余下两滴血珠。

   湮没在灵渊之中的山麓,不尽其数,如仙山之广,难见起首尾。

   “前辈。”黄道吉一呼。

   萧问道立在原处触目而望之下,只见身外百丈之处,一座墨蓝色的地宫。

   “灵渊之中,虽是无活物,不过灵渊乃是阴魂聚集之地,难免生一些鬼魅魍魉之物。”黄道吉一呼,眸中尽是狐疑。

   一念起,离火起。

   一缕离火在萧问道的指尖,顺着地宫所在,落在地宫的楼阙之上。

   “即墨阁。”萧问道眸中一动,看清地宫之上的匾额。

   “前辈···看清了。”黄道吉沉声问着。

   “不错,正是即墨阁。”萧问道眸中促狭一望,泛着思绪说道:“按理来说,此处是埋葬夏虢帝王之处,可即墨阁三字,却是如今所用的文字。”

   两人站在即墨阁之下,扬首看着那块墨色的石匾,而“即墨阁”三字,颇为狰狞。

   “这三字倒是像书圣李阳明的狂书。”黄道吉揣摩着说道。

   忽尔,萧问道眸中一动,擎着问道剑,在地上勾画了几笔,一刹明了。

   “这是符术。”

   “符术?

   “在曌君的镇天棺中,我倒是观过一册符篆之书,像极了符篆之笔。”萧问道看着即墨阁,看那一撇一划,颇为入神。

   两人观即墨阁的地势,只见即墨阁建筑在两道山涧之中,似是鬼门之关,阁顶触天。

   这即墨阁像极了一顶官帽,狭长而又扁平,坐落在山谷之中。

   “帝王之冕。”黄道吉一呼。

   忽尔,萧问道也想起了帝王所佩戴的帝冕,如这“即墨阁”一般,别无二致。

   “前辈···。”黄道吉一呼,言语中尽是落寞。

   萧问道察觉到黄道吉的异样,便说道:“这即墨阁有何玄机。”

   “前辈,只怕这即墨阁我们是过不去了。”黄道吉的眼中,含着一抹空洞。

   “为何。”萧问道不明其意。

   “前辈可知即墨阁,乃是何人之物。”黄道吉淡声一问。

   “定是了不得之人。”萧问道应道。

   “凡世之中,破虚地仙的第一人。”黄道吉一声惨笑。

   “那又如何。”萧问道眸中泛着一抹寸芒。

   “前辈,你不知他的手段,更不知他的造化。”黄道吉说着,继续说道:“当年,他有两事,足以撼天。”

   萧问道听着黄道吉所言,才明了这“即墨阁”之主,乃是何人。

   当年,道祖开派立祖,更有“七步成仙”的名望,世人皆以“道祖”为师,奉道祖之术为仙家之道。

   后来,此“即墨阁”的主人,登九黎仙山,与道祖辩道三日。

   一日,为输。

   一日,为胜。

   一日,为和。

   三日辩道之后,两人却打了个平手,他却隐姓埋名,世人皆不知此人名讳,师承何处。

   而后又是千年之逝,此人又横空出世,在一处寻常山巅之上,破虚求圣,一入长生仙界。

   观道之人,足有百万之众。

   道人破虚,则要遭受天罚雷劫,才可破虚成仙。

   道祖曾言,修仙之道家弟子,九劫而得一生者,则为小乘之道。

   九劫而得三生者,则为中乘之道,立地便化地仙。

   九劫而得六生者,则为大乘之道,立地则化地仙之仙。

   九劫而得九生者,则为道生之道,便是鸿蒙始祖的人物。

   天罚雷劫,一劫为生···二劫为生···八劫为生。

   ···

   观道之百万之中,眼睁睁的看着此人,历经八劫雷罚却毫发无伤。

   此事,惊世人万年之久,而观道之人,更是看到临仙仙人,凌空在白穹云顶之上,布天罚九劫雷阵,势要诛杀此人。

   一场雷劫,酝酿了三天三夜之久,只见苍穹之上的雷云,却是无色一般,似是一汪清水。

   后来,才有人知晓,当日他破虚之时,便是日月之光,尽数化为金水。

   观道的百万之众,近他百丈,如同置身在丹炉之中,何人也不敢凑近而望。

   当年,道祖也曾观他破虚求圣的雷劫之运,也只能叹服。

   一人亘古如烈宿。

   般般不朽立道本。

   而九劫雷动之下,只见那人傲视九重天穹,擎一柄木剑,直指苍穹临江之仙。

   “哼。”

   一声冷哼之下,那人便消散在道场之上,空留下三件法宝,留存于事。

   而后世修道的后人,便以四字,纪念此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