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魂穿汉末:再铸大汉辉煌

第53章 设医馆喜收神医 清损失伤亡惨重

  吴普承诺裴元绍性命无虞,刘和这才大喜,忙感谢道:

   “吴神医妙手回春,不愧是华神医高徒!”

   吴普冷哼一声说道:

   “那你们就能像黑山强盗一般,将吾掳来?”

   刘和瞪了一眼孙礼,然后说道:

   “都是救人心切,吴神医莫要怪责。来人啊,多取金银,感谢吴神医。”

   吴普再次冷哼一声:

   “吾不爱钱财,只愿救死扶伤,既然此人已无大碍,吾这便离去。”

   吴普医术高超,犹如神术,如此之人,刘和断然不能放走。

   “吴神医,此番恶战,军中多有伤亡,求您医者仁心,救治兵卒!”

   吴普面露难色:

   “非吾不救,乃吾起过誓言,不救官匪,不救贼寇,故请将军不要为难吴某。”

   刘和不解的询问道:

   “不救匪徒、贼寇,吾能理解,但官兵为何不救?”

   吴普猛翻白眼,鄙视的说道:

   “这年代,官与匪何异?不过是一个明着抢,一个暗着抢罢了。”

   刘和一时哑然。

   诚然,东汉末年,社会动荡,尤其是经过一系列的叛乱之后,大汉官匪横行,杀良冒功者,不计其数。

   不少官军比匪徒更甚,犹如裴元绍所经历的官军,竟残杀百姓,强奸民女,其祸害程度,可见一斑。

   黄巾起义也是因为大汉连年灾祸,而税赋不减,官军又横征暴敛,致使百姓走投无路才起身反抗的。

   刘和尴尬的说道:

   “纵使大汉千疮百孔、枯朽糜烂,但不应放弃希望,大汉还有些为忠贞之士在努力的。”

   吴普也是一声叹息,摇了摇头说道:

   “各州牧乃至各郡太守,均征兵屯粮以求自保,对百姓不闻不问。即便百姓身处水火,但那些官老爷们,依旧看不见。这大汉已经病入膏肓,难以施救了。”

   刘和反驳说道:

   “此话不然,吾父幽州牧刘虞,恪尽职守,勤于政事。纵使自己清贫简朴,亦是收留数十万流民,并妥善安置。如此好官,大汉还是有的。”

   吴普瞪大了眼珠子说道:

   “汝竟是幽州牧刘虞之子,恕我眼拙,冒犯将军,还望恕罪。难怪将军凭几百军卒,就可跟数千贼寇死战,如此英雄,吴普定当全力施救!”

   终于,将吴普说动了,刘和一阵欣慰。

   “吴神医,吾想聘请你为军中医官,执掌全军医事可好?”

   吴普猛烈摇头说动:

   “吾可帮将军救死扶伤,但不愿为医官,吾要拯救天下黎庶,不是将军一人之医。”

   刘和佩服吴普的德行,但此人大才,必须留下。

   “吴神医此言谬矣,汝虽是华神医高徒,可惜没学到舍身救人的医道啊。”

   吴普疑惑的问道:

   “将军也知医术?”

   刘和摇着头说道:

   “吾不知。”

   吴普轻蔑的说道:

   “将军既不知医术,怎知我没学到舍身救人的医道的”

   刘和嘴角微微一笑说道:

   “汝虽一身高深医术,堪比神术,但所救之人,不过千百。而吾带领大军,肃清匪寇,所救百姓,何止千万。如若在军中为医官,每救一人,必令数十百姓得以生还。拯救千百还是万千,如此分别,吴神医可有分辨?”

   这下轮到吴普哑然了,支支吾吾反驳不了。

   刘和乘胜追击,继续说道:

   “吾令吴神医为医官,非是吾一人之医,乃是天下人之医。吾愿在幽州设立医馆。如学堂一般,教授医术,使神医医术得以广泛流传。此番便可拯救更多百姓,故吴神医乃是天下人之医也。”

   听完刘和的话,吴普瞪大了眼珠子,结结巴巴的说道:

   “将军···所言当真!?”

   刘和嘴角微翘,点点头说道:

   “吾刘和对天起誓,所说之话,千真万确!”

   吴普激动了,低着头自言自语:

   “医士一直被人看不起,除御医之外,其余医士都被人诟病,主要是医术参差不齐,庸医当道。但若开设医馆,传授医术,即可拯救黎民百姓,又可为医士正名。那吾不就是····医术界的孔夫子?”

   吴普越说越激动,面红耳赤,嘴唇不住的颤抖。

   吴普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

   “若将军真的开设医馆,那吾必须请我师傅华佗、师弟樊阿至此,教授医术!”

   刘和大喜,承诺代郡贼寇清除后,带吴普回蓟城,即刻设立医馆。

   吴普大喜,立刻说道:

   “将军,伤病士兵何在,吾已迫不及待了!”

   刘和封吴普为军中医官,统领所有疡医、疾医。

   吴普便立刻起身,赶往庵庐救治伤兵去了。

   刘和心中甚慰,忙招来典韦、孙礼,询问北城门情况。

   孙礼脸色阴沉,抱拳说道:

   “吾与恶来将军清理北城门,我军人员损失弥巨。”

   刘和忙问损失如何,孙礼详细说道:

   “尾敦将军所领长弓手共计146人,阵亡32人,伤57人,能战者87人(轻伤包扎后可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