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

第313章 正是炎夏五月中,二十书生下泉州。

  正是炎夏五月中,二十书生下泉州。

   五月中旬,苏谨带着二十学子南下回到了泉州。

   老任这次很给力,说好的十个举子、十个秀才,一点磕绊都没打。

   虽然陈显、童福山、许圭这几人在荆州那边并不算什么神童,只属中上之姿,但苏谨已经很满足了。

   至于神童?

   苏谨不稀罕。

   到时候考出了成绩,究竟是玄武书院的功劳,还是学子本身就牛批?

   回到泉州第二天,苏谨就迫不及待的带着陈显等人,直奔泉州学堂。

   不过现在泉州所有的学堂,已经全部更名为玄武书院。

   书院的牌匾,更是由老朱亲笔所题。

   四个鎏金大字,高高悬挂于——一座破庙的匾额上。

   陈显看着由破庙改建而来的书院,阵阵皱眉。

   不都说苏大人很有钱吗?

   为什么由陛下和苏大人合办的玄武书院,竟然破落至此?

   不说和国子监去比吧,甚至连他们荆襄之地的一些小书院都比不上。

   “苏大人,这...是书院?”

   苏谨知道他想问什么,但却没有解释:“不错,进去吧。”

   进了书院,右侧的一座破殿内传来阵阵郎朗的读书声。

   闻声细听,却是蒙童入学的千字文。

   陈显颇有一种大学生逛幼儿园的既视感,心下渐渐焦躁:“苏大人,你不会是让学生们在此...备考?”

   “当然不是。”

   苏谨笑笑,背着手继续往里走。

   绕过正殿,来到后院。

   一残垣断瓦的小院赫然映入眼帘,陈显直接看傻眼了。

   “就是这里了”,苏谨指了指破院:“你们几个将这里打扫一下,桌椅板凳下午有人送来。”

   “啊?”

   陈显还未说话,有些微胖的童福山直接站了出来:

   “苏大人,莫不是你在羞辱学生不成?这哪里是读书的地方!”

   “哦?”苏谨嘴角上扬:“那你倒是说说看,什么地方才配你学习啊?”

   “这...”童福山涨红着脸:“至少不能让学生在这破庙里学习吧?”

   “您看这屋顶的破瓦,万一漏雨了怎么办?”

   “哦~~~~,你说的对!”

   苏谨恍然大悟:“你倒是提醒本官了,这样吧,一会你们几个再把屋顶修葺一下。”

   “啊?”

   “行了,就这样吧”,苏谨摆摆手:“我告诉你们啊,今天必须弄好。”

   “瞧这天色明儿可要下雨,弄不好明天你们就得打着伞上课。”

   说完,苏谨头也不回的离开,留下面面相觑的二十学子。

   童福山大怒,狠狠将包袱往地上一掼:“欺人太甚!他究竟是招学生,还是寻劳役!”

   陈显摇摇头,将包袱拾了起来,拍拍上面的土递还给童福山:

   “远志兄,既来之则安之,切勿动怒。”

   童福山瞪着眼:“明文,当初我就说不要来,不要来,这苏谨在官场名声狼藉,来了他的书院你我能有什么好处?”

   “他不礼贤下士也就罢了,如何能让你我操这杂役的活?”

   陈显还待再劝,童福山却将包袱一把拽过,昂首就往外走:

   “这鬼地方我一刻都待不下去了,我要回荆州!”

   “许圭,你跟我走!”

   许圭是他表弟,今年十六岁。

   他还不是举人,只是个秀才。

   不过十六就能得中秀才,也算是个聪明孩子。

   他没理会童福山,而是默默放下行李,将外袍襟子拉起系好,准备进屋开始干活。

   “许圭!你还真想做这民夫是吧?”

   许圭淡淡的回过头:“圣人云,‘头悬梁、锥刺股’,这不过是小小的洒扫之事,你就受不得了?”

   “表哥,我提醒你一句,这苏大人可是十五岁中的二甲进士。”

   在一边看着的陈显忽然一愣,这才想起苏谨可是十五岁就中进士的天才啊。

   他们可以嫌弃苏谨‘官声’不好,但却不能说苏谨无才。

   闻言陈显也不再说什么,学着许圭收拾停当,拎着工具进屋干活去了。

   同时暗骂自己:“我二十多岁的人了,怎么还没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看的通透?”

   童福山显然在气头上,许圭的话是一句没听进去:“好,你不走是吧,那我自己走!”

   说完,拎着行李气冲冲的就往前院走去。

   站在房梁阴影处,默默观察着这些学生的苏根生,低声问道:

   “二叔,这童福山可是举人,又是你好不容易从任大人那里弄来的,真让他走?”

   苏谨靠着墙,单手搭着凉棚,遮眼望着天边,答非所问:

   “看来不止是明末啊,这明初就有小冰河期的征兆了,这都五月了,却并不算太热。”

   “啊?”

   苏根生没听清:“二叔,你说啥?”

   “没事”,苏谨笑笑:“要是一点委屈都受不了,就算他将来当了官,又能有什么作为?”

   “记住,他只要踏出这个院门,就命人将他送回应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