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视频剪辑:开局盘点十大帝王

第170章 奴隶翻身把歌唱,卫青出征讨匈奴

  “奴隶,没想到这卫青竟然还有这种经历?”

   “从一个被人瞧不起的奴隶做到大将军,应该挺不容易吧。”

   “哎……从他的身上,朕似乎看到了朕自己的身影。”

   始皇帝嬴政叹了一口气。

   他想到了当年他作为质子的那段日子。

   春秋战国时代,是华夏历史上第一次大动乱时期。

   各国之间战争不断,前一刻还把酒言欢的两国君王,下一刻很有可能拔刀相向。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出现了一种奇怪的外交现象,就是“质子邦交”。

   强如横扫六国的千古帝王嬴政,以及在他之前的两代秦国国君都有过质子的经历。

   质子互换早在春秋战国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大多存在东夷和荆蛮部族之间。

   中原政权对付“四夷”的惯用策略是“以夷制夷”,对境外各族进行分化、挑拨、各个击破。

   夷,泛称远离中原的周边少数民族,“以夷制夷”,具体来说,就是利用少数民族对付少数民族,依靠归顺的少数民族尤其是其上层人物完成中央政权对各族的统治。

   但是春秋战国,质子邦交开始流行于中原国家,一般都是弱国派诸侯的庶出的公子王孙送去强国作为质子,以谋取两国和平。

   不只诸侯之间,连周王室也发生过“周郑交质”的事件,人质外交到战国时仍很盛行。

   说到底,外交是为政治、军事服务的,此后历朝历代都有延续,并且一度作为一种制度存在。

   质子大多被安排在强国的国度之内,方便监管,虽然质子的基本生活都有保障,但免不了两国关系恶化,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那段时光里,嬴政何尝不是和卫青一样。

   每天都过的胆战心惊。

   自己的命运都不知道会怎么发展。

   这也是一种无奈。

   而卫青作为奴隶,嬴政作为质子,虽然形式上不同,但都是悲惨的。

   所幸两人都挺了过来,并且在未来大有作为,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这么一看,这卫青倒还是挺合朕呢胃口。”

   “朕倒要看看,他到底有多么的传奇。”

   对于这个奴隶出身的千古名帅,嬴政已经来了兴趣。

   …………

   武周。

   女帝武则天刚刚上完早朝,就看到了盘点卫青的视频。

   只是现在的女帝,脸色不太好。

   “呵呵……这郑季,真是个狗男人。”

   “看到卫夫子的母亲风韵犹存,美貌动人,就起了心思。”

   “这女的也是瞎了狗眼,能看上这种狗男人。”

   “生了孩子,这狗男人一点都不负责,还算人吗?”

   “自己的孩子都不想负责,这算什么事?”

   “卫青也是他的亲生骨肉啊,身体里也流淌着和他一样的血液啊,可他呢?他就这么对待卫青?把卫青当奴隶看待?”

   “这种人,枉为人父!”

   武则天越说情绪越激动。

   “现在的人,对女性意见太大了。”

   “所以朕要证明,哪怕是女帝,也是有资格管理天下事务的!”

   “女子也不一定就会比男子差!”

   “至于天底下那些负心汉,都给朕去死吧!”

   …………

   “哎……卫青,的确是一代雄才啊!”

   “朕真是羡慕汉武帝了,有卫青霍去病这样的优秀人才,何愁大事不成啊!”

   “卫青能从奴隶做到至高无上的三军主帅,这难度不可谓不大,这种难度,也就比父皇登基称皇的难度小一点点。”

   永乐大帝朱棣又是感慨。

   “若是朕的手下有像这样的人才,朕的大明会比现在更加的强盛。”

   “可惜卫青没有在朕的朝代。”

   …………

   卫青的人生到底是充满了坎坷的,从小没人爱、没人疼,出身差,两头不受待见。

   卫青的母亲本事平阳府的婢女,在生下卫青之前就已经有了四个孩子。

   但是在和卫青的父亲私通之后还是生下来卫青。

   当然对于这样一个下人,平阳府自然是不会去追究什么,因为卫青的母亲是在是没有能力抚养如此众多的孩子。

   便将卫青交给了他的父亲,然而卫青的父亲也是有着家室的,因此卫青并不受待见,年仅五六岁的卫青,便只得去给父亲放羊等。

   同时还要受到其他兄弟的欺负。

   直到卫青长大点,然后有了自己的主见以及能力之后,才选择回到了母亲的身边,但是母亲的生活也不好,还是下人。

   因此卫青也只得选择做平阳公主的奴仆,生活才有所改善,不过依旧不尽人意。

   而卫青命运的改变,无异于是其姐姐卫子夫被汉武帝看中进宫。

   当时汉武帝的皇后陈阿娇一直没能够生育子嗣,因此很多人多汉武帝颇有微词。

   而平阳公主作为汉武帝的姐姐,自然也是非常着急。

   因此趁着汉武帝做客平阳府,便向他推举了很多的美女。

   在众多女子之中不乏大家闺秀,但是汉武帝最终也就是选择了卫子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