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重生颜娇

第四百五十二章 大婚

重生颜娇 碧水犹清 2114 2024-05-28 14:56

  那些等在宫门外的官员家丁生生的在冷风中吹了一天,等了一天,从早晨等到傍晚都不见宫门打开。

   有人去问宫门守卫,却被无情的赶走。

   京城内弥漫着紧张的气氛,官员家属心急火燎的想要打听宫里的内容,没一个能打听到,谁都不知道宫里面发生了什么事。

   “皇上下旨,打开宫门!”

   一声呼喊伴随着宫门缓缓打开,只见一个个面色疲惫,身体僵硬的官员眼神麻木的往宫外走。

   等待门口的车夫也纷纷迎上去,“老爷。”

   “回府,赶紧回府。”一个个声音都是打着哆嗦,有些人甚至发出声来。

   一个个官员也不相互打揖告别了,各坐各车,各上各轿,各回各家。

   文德殿空空荡荡,燕王送走颜老爷,独自站在殿前。

   耳边隐约还能听到那疯狂无比的声音,“这是朕的天下,你们任何人都休想夺走!”

   权利熏心的人你无法让他保持清醒。

   赵贤抬头,感受到空气中的寒意,他的双眼时不时会痛,就比如此时刺刺的,像毒蜂一下一下锥他的眼,但这种疼痛远远比不上从小到大寒毒发作时的痛,更比不上父亲和兄长相继离去带给他的伤痛。

   他幼时受过多少宠爱,长大就受过多少冷落。

   他自幼身体不好,父皇怜惜,为他在福宁宫建造暖阁,每每寒毒发作的时候,那个温暖的身躯总会抱着他,一下一下的安抚。父皇低沉的声音,开怀大笑的样子,遥远的像是上一世的事情。

   他们是血脉相连的亲人,却遭受至亲的毒箭。

   这世上最残忍的事莫过于我把你当亲人,你把我当敌人。

   父亲,兄长,他们当年遭受至亲的背叛又是多么痛心。

   弑兄,杀侄,仅仅是这两件事就足以让人不寒而栗。

   这样的事本就是罪大恶极,可一个上位者为了得到皇权的手段残忍若是公之于众,岂不是让世人借鉴?让后人唾弃?

   他选择不把这些事列入典籍,就让这些事情的真相留着给后人揣摩吧。

   身后不远处站着一个清瘦的身影,康全扶着他过去。

   “四,四哥。”少年退了几步,终究没离去。

   “此事我并不想瞒你。”逼皇叔退位的真相,他不想隐瞒堂弟,以免让他误入歧路。

   少年眼中含着水光,倔强的不肯滴下,“那些事都是真的吗?”

   “没有半点虚假。”

   “大哥离开京城是不是因为这事?”

   “是。”

   少年垂下脑袋,抹了一把眼泪,“自幼夫子教导兄友弟恭,三纲五常,凡事有是非曲直,四哥放心,这其中对错我还是分的清楚的,我更不会去抢那个位置。”

   “小七,你能明白这些,就不枉四哥一片费心,这世间有善有恶,有对有错,皇叔犯下的错你们任何人都不应该承担。你如今也大了,已经明理懂事,也该分担一些事情,皇叔自此不能再掌事,皇位空悬,宫里的事还要你多照看一些才是。”

   “我,我怕自己做不好。”

   “四哥相信你可以做到的。”

   直到次日天还未亮,市井隐约能听到有关皇城的事,皇帝病体沉重,连人都认不出了,由太子赵昶监国,秦王辅佐,六位大臣辅政。

   燕王大婚,宫中传出旨意,休朝三日,与民同乐。

   天还没亮颜含玉就被叫醒梳妆打扮,大半天都在昏昏沉沉的状态下任人摆布,直到穿上嫁衣,闻着满室的香气才感觉精神些。

   “哎呀,原来是这嫁衣上的香气啊,我怎么说这屋子这么好闻嘞,我还是头一次闻到这样的味道,香又不浓,还经久不散,这嫁衣一抖,满屋子的香气都飘到外头去喽。”

   “这可是我们大小姐亲自调的香。”

   林素馨看着女儿一身嫁衣,安安静静的坐在那里,一下子红了眼,她忙避开,生怕女儿看见,说了句她去外面招待客人。

   颜含玉朝门口望了望,看母亲笑脸迎客,想要喊住母亲的想法瞬间没了。

   她早应该想到母亲比她想象中要坚强,那些年的无助全因一个占着他父亲的面容出现在母亲面前所导致的。

   一个死去的人三番五次出现在本就伤心欲绝的母亲面前,任谁都会崩溃无助的吧。

   在母亲殷切切的目光下遮住了红盖头。

   出了闺房,只听熟悉的声音,“小丫头要嫁人了呢。”听语气也不知是高兴还是失落。

   “有劳小舅舅。”她微微弯膝,红盖头遮住了视线,只能看到一抹红色的衣角。

   她没有兄长,由小舅舅背她上轿。

   小舅舅一步一步把她背出颜府,直到坐进轿子的那一刻,颜含玉才真切的感觉到要离家了,心底浓烈的不舍袭来,眼中的泪意萌生。

   皇室婚礼本就少见,满京城铺红盖绿,喜气洋洋。

   皇帝和先皇后都是燕王长辈,理应观礼,只是先皇后病重卧榻,无法亲自前来观礼,只留下一句话,燕王成亲便是尽孝。

   花轿平平稳稳,十里红妆相送,在京城转了一圈,才到燕王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