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我要一步一步,成为最高

第53章 赵云归队

  “吾乃东莱太史子义,镇东将军麾下校尉,特来营救!”

   城墙上的士兵听到援兵,跟打鸡血一样,嗷嗷叫起来。

   “李将军来救援了!”

   “将士们,开城门杀出去!”

   “随我杀!”

   “......”

   双方夹击之下,很快解决这些黄巾贼。

   这些已经不是军队,就为了吃饭才攻城。

   李轩在高密官员迎接下,踏入城里。

   “老朽多谢李将军搭救,感激不尽!”

   “郑大家客气了。”李轩拱手道,“我父亲蔡邕盼您到东莱许久,不知郑先生可有选择?”

   “如今天下纷乱,眼见青州黄巾四起,危机四伏,想找个安静的环境教学,实属不易。”

   说到这里,他邀请道:“轩邀先生、以及学生一起,迁往东莱,安心授课学习。”

   郑玄点点头,“老朽正有此意,叨扰将军!”

   “郑先生言重了,我已让徐校尉前来,带上你们的书籍,护送你们去东莱。”

   郑玄和他的学生皆感谢道:“多谢李将军!”

   待徐晃带兵到来之际,郑玄他们收拾好东西,进入军中。

   李轩这边打算会盟回来占青州,因此嘱咐徐晃:“公明,护送郑先生之后,你屯兵卢乡、当利两县,防卫来自西方的威胁。”

   “我不在期间,无论黄巾如何闹,只要不入东莱,你们不必出击。”

   “若是黄巾敢入东莱一步,必杀!”

   “诺!”

   东莱郡三面环海,只要堵住西方道路,黄巾如何闹,都波及不到东莱地界。

   李轩嘱咐后,与典韦、太史慈、戏志才带骑兵出发。

   北海朱虚县。

   李轩骑兵整齐严谨,旗帜高举,会合在此等候的孔融。

   孔融的相貌俊美、举止文雅,名门望族气质尽显。

   儒雅温润,谦逊内敛,是一个君子。

   “孔国相,久仰大名!”

   “李将军威名远扬,融亦是闻名已久!”

   见礼之后,双方互相介绍麾下心腹,而后李轩看到了北海大将武安国。

   比杨过还惨的武将!

   他收回目光,打开话题,“孔国相四岁让梨,故事必流传千古,家喻户晓,令我钦佩!”

   “哈哈!”

   说起这事,孔融开怀大笑,“李将军谬赞,都是小时候的趣事,算不得什么大事!”

   虽说如此,但他颇为自豪,与李轩亲近不少,打开话匣子。

   “......”

   两人聊上,戏志才提醒:“孔国相,主公,时候不早了,该出发了。”

   李轩和孔融互相点点头,就朗声说道:“出发!”

   队伍出发,孔融一看李轩军容肃整,在看自己的这边,差点没咬到舌头。

   漫不经心,靠着聊天,东倒西歪,差距直接体现出来。

   眼神暗示武安国整军,但是新招收的流民,没有什么可整的。

   “李将军军纪严明,不愧是久经沙场,能令乌桓小儿止啼。”

   李轩懵了,他还有这外号?

   简直凶神恶煞!

   ......

   陈留酸枣。

   曹操借着好哥们-陈留太守张邈的关系、地盘,招收义兵,迎接各方英雄。

   地盘离得近的,差不多都到了。

   袁绍询问道:“孟德,还有几位英雄未到?”

   “离得远的,有东莱太守、镇东将军李轩,北海相孔融,长沙太守孙坚,北平太守公孙瓒!”

   “西凉马腾安排使者到来,他打算于西面策应联军,骚扰董卓。”

   袁绍点点头,只能继续等。

   其实这次会盟,没有大义在身,没有朝廷旨意,完全是诸侯自己汇聚。

   董卓可能被吓到了,慌了神,脑子没转过来,只要他让刘协下旨,斥责联军为乱臣贼子,联军想必也不敢攻打?

   ......

   另两方。

   公孙瓒与刘备大军赶来。

   孙坚由长沙北上,就比较狂野了,向荆州刺史索要钱粮,最终杀了荆州刺史王睿和南阳太守张咨。

   可能他也有野心,趁着朝廷无暇顾及,提前除去碍事的人。

   当李轩与孔融到来,孙坚和公孙瓒也陆续到达。

   战旗飘扬,马蹄声阵阵,其上各有标志,标示着来人。

   “大哥!”

   早已等候在酸枣的赵云,见到李轩,连忙带着同乡义兵过来。

   李轩和太史慈、典韦下马迎上去。

   “哈哈,三弟,有三年未见了!”

   李轩给了赵云一个拥抱,感慨不已。

   典韦和太史慈各自送上熊抱,让赵云真情流露,溢于言表。

   “大哥、二哥,典兄!”

   “你们抗击乌桓、保境安民的事迹,云敬佩不已,恨不能与你们同战!”

   李轩拍拍赵云肩膀,“现在也不迟!”

   “子龙,以后我们一起上阵杀敌!”

   “......”

   随赵云前来的真定义军,在周围小声议论。

   “子龙说与镇东将军相熟,原来是真的!”

   “他们似乎还是结义兄弟!”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