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说来,王妃最后一次见到金隅国六公主,是在十五日前。”
自从上一任刑部尚书获罪之后,新上任的这一名刑部尚书,可谓是大公无私,不怕达官显贵,即便是皇子也敢让其坐牢。
他对宋九思是恭敬,可问起案件来,也是很严肃的。
“正是。”宋九思颔首,半点不心虚,金妙言的死本就与她没有关系。
刑部尚书端起热茶喝了一口,坐正了身姿,“那金隅国六公主的婢女,臣已经盘问过了,说金隅国的六公主只与王妃闹了矛盾。”
他不过是实话实说,也不怕得罪了宋九思。
今日就是因为宋九思的身份,刑部尚书这才不得已亲自走了这一趟。
“尚书大人的意思是是,金隅国六公主的死与我有莫大的关系?”
宋九思放下手中的茶盏,缓缓开口,语气平平,听不出半点喜怒哀乐。
厅外的雪听了,宋九思看着干枯的树杈上,被积雪压断,哗啦啦从树上掉落。
“臣也是秉公办事,到底事关金隅国,臣应该盘问清楚,才好与皇上交代才是。”
刑部尚书不卑不亢说道,站起身对着宋九思拱了拱手:“今日话到此,此次案件非同凡响,这几日怕是要多叨扰王妃,请王妃多多包涵。”
对于刑部尚书来说,对宋九思恭敬客气,大多数原因还是因为他佩服穆烨清的为人。
故而对待宋九思也算是客气有礼。
要是换成其他官员家眷,刑部尚书早就让下属把人抓到刑部尚书审问了。
“尚书大人,也是秉公办事,我可以理解。”
宋九思并没有因此事而恼怒,也没有去责怪刑部尚书的鲁莽。
等刑部尚书离开之后,江嬷嬷和几个丫鬟面容担忧。
“王妃,为何会牵扯上你?您与金隅国六公主虽然有矛盾,那也是因为她自己先挑起的,本来就与王妃您无关。”
时秋愤愤不平,“他们不就是觉得王爷不在京城,没有人给王妃您撑腰了。”
江嬷嬷倒是沉稳许多,只是眼底的担忧不曾隐去。
“王妃,现在怎么办?要不要给王爷取信一封?”
“怕是来不及。”宋九思摇头,否认了江嬷嬷的想法,“且不说北阳城距离这里有多远,王爷在外赈灾,我更是不能拖他的后腿。”
宋九思从椅子上站起,“时秋,洛白回来立即来报。”
她隐约猜出了背后的凶手,是谁。
北阳城中,穆烨清已经来了有好些天了。
赈灾粮也在三日前到了。
自从百姓们知道大晋国的战神王爷亲自来赈灾,振奋的不行,每日都在府衙门口,试图亲眼见一见这位传说中的王爷。
可穆烨清每日忙得不可开交。
“伤员情况如何?”
穆烨清接过从京城寄来的信,暂且放在一边,问墨决。
昨日,穆烨清亲自带着他的人,将困在山中的百姓与衙役救了出来,一个时辰前才回来。
穆烨清洗漱完之后,又马不停蹄的来到书房,让人统计伤员情况。
“王爷,总共死了一百三十一号人,重伤二百八十六,轻伤四百五十八人。”顿了顿,墨决继续说道:“还有十几个人找不到,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听着墨决的话,穆烨清眸色越发冰冷。
要是能早些来,受灾情况也不会那么严重。
“你先下去休息,明日还有的忙。”
墨决还想劝一劝穆烨清也去,可看着穆烨清冷着一张,拿起方才的信封拆开,他便闭了嘴退下了。
信是洛白传来的,并不是宋九思。
失落的情绪一闪而过,穆烨清打开折叠的纸。
半晌,穆烨清将手中的捏紧,皱巴巴的蜷缩在手掌心。
灯火摇曳之下,映得穆烨清一张脸棱角分明。
信上所说,金妙言惨死,宋九思乃是第一怀疑对象,现如今已被看管再府中,不得外出,知直到金妙言的死查个水落石出。
京城中流言蜚语满天飞,都是不利于宋九思,说她心狠手辣,不顾两国邦交,将得罪过自己的金妙言狠心杀害。
流言蜚语的背后,必定有人在推波助澜,不然也不会要闹得如此沸沸扬扬。
看完信中所说,穆烨清知道,这是洛白瞒着宋九思写的信。
宋九思肯定是心疼他出门赈灾,不想因为她的事情而让他分心。
可越是这样,穆烨清越是心疼。
“墨决。”
穆烨清喊了一声,将才走到走廊尽头的墨决又唤了回来。
“王爷。”墨决一闪身,进了书房。
抬手将手中的纸张丢入火盆,等到纸张燃烧殆尽,穆烨清这才站起身。
他脸色阴沉,吩咐道:“准备一下,去北怀城。”
他必须加快救人的速度,再晚一点,就加快宋九思的危险。
“王爷,这么着急吗?”墨决诧异,只觉穆烨清心情很差,有种要将人吞之入腹的感觉。
“京城出事了,得加快赈灾速度,快些赶回京城。”
他原本是打算赶在除夕之前回京城的,看来如今要将时间缩短在一月之内。
听到京城里出了事,墨决第一时间就想到了王妃。
“是,王爷。”
穆烨清披上大氅,将后续的事情交代给了刘太守,就带着人马前往北怀城去了。
京城,皇宫内。
金霄连坐在下首,他看着高位之上的荣安帝,“陛下,外臣的父皇已经听闻了皇妹出事的消息,大发雷霆,让陛下务必要在三日之内查到凶手。”
三日之内。
金妙言的死已经差了三天三夜了,刑部已经日夜不歇的找证据了,却半点消息也没有。
唯独只有外头的流言在传,是宋九思让人杀了金妙言。
迫于流言压力以及金霄连的催促,荣安帝只能退一步,派遣禁军将睿亲王府包围,不得让人进出。
但宋九思知道,荣安帝这也是在变相的保护她,不让她在这个混乱的京城中受到半点伤害。
“王妃,您喝点银耳羹吧,本来早膳就没用多少,总得喝点垫垫肚子,您如今可是双身子的人了。”
江嬷嬷端着她亲手做的银耳羹,不免担忧起来。
“嬷嬷,我没有胃口,你还是端下去吧。”
宋九思手中捏着一本医术,头也不抬。
喜欢吾命为凰请大家收藏:(www.xs4.cc)吾命为凰全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