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

第158章 拱卫司的收人标准

  “呼……”

   朱英吹了吹刚写好的拱卫司募人告示,随手交给身边的傅让,交代道:“把这份告示多抄几份,顺便让应天府衙门帮忙宣传一下,就说是吴王安排的,府尹高守礼可是老熟人了,想来一定会帮这个忙的!”

   傅让看了一眼,眉头紧锁,这告示上面的内容对于他来说有些无法理解。

   傅让走后,朱英又问道:“拱卫司办事之处找好了吗?”

   花炜抱拳道:“回吴王殿下,属下已经找到一处可以容纳一百五十人的住处,就在锦衣卫衙门对面,那所住处的主人听闻是吴王殿下所用,分文不取,说,只求能与殿下结个缘分!”

   “我又不是和尚,给他结个屁缘分!”

   朱英沉声道:“买下来,就按正常的价格,该多少钱就多少钱,不能以权压人,他要坐地起价,你就去应天衙门,让高守礼把抓起来!”

   拱卫司隶属于吴王府统辖,朝廷不会发放什么俸禄,所有的消耗都要朱英这个吴王自己解决!

   花炜走后,朱英继续问道:“拱卫司所需要的一百五十套飞鸟服和一百五十把斩马刀,三十把军弩,完工了没有?”

   刘承恩回答道:“回殿下,工部在清晨的时候传来消息,没日没夜赶工,已全部裁剪,打造完毕!”

   “好!”

   朱英吩咐道:“这事我已经给皇上说过了,问问需要多少银子,直接送户部去,将衣服和武器全部运送到花炜找好的地方去!”

   买地,买房子,制作衣服,打造武器,虽然都是经过朱元璋同意的,但全部需要自己花钱,国库没多少银子了,老爷子已经抠搜到分文不给的地步了。

   其实这也是朱元璋对大孙的考验,就看他再没有钱的情况下能不能成事。

   朱英本来打算去找蓝玉,常茂,李景隆去借些钱,结果三个人都不在京城,一个赈灾还没回来,两个去平叛了,还在路上。

   去找别人肯定也能借来,但朱英实在不好开这个口,也不想欠下这个人情。

   没办法,朱英只好将成亲时别人送的贵重东西全部拿出去卖了,李婉儿知道自己的丈夫需要用钱的时候,毫不犹豫的将自己的嫁妆和首饰都拿出来交给朱英,这才有了买房子,衣服和武器的钱。

   应天府尹高守礼得知吴王殿下找到他帮忙,立马放下眼前的事情,将府衙内所有闲置的衙役全部派出去张贴告示,大力宣传拱卫司招募人手之事。

   经过一天的发酵,几乎大半个京城都得知了此事,虽然告示上没有说拱卫司具体是做什么事情的,但却提到了每月五两银子的工钱。却让人心动不已。

   再加上能跟着吴王殿下做事情,那真是前途无量,毕竟那可是皇长孙啊,大明未来的皇上,就算混个脸熟将来说不定也能捞个一官半职的。

   但看到告示上的招募要求后,很多人疑惑不解。

   其中,要求上的四收就断绝大部分想投机取巧的人进入。

   想进入拱卫司,必须达到四收。

   第一:年纪在二十到三十岁之前。

   第二:必须是农籍的农户子弟。

   第三:身强力壮,老实本分。

   第四:服从命令,随时执行任务。

   符合以上四点还是进不了拱卫司,因为下面还有四不收。

   第一:进过军队和衙门的不收。

   第二:家人有为官或经商的不收。

   第三:市井混混,喜欢吹牛,高谈阔论的不收。

   第四:面白无须的读书人不收。

   这些都是朱英想了一晚上的募人要求,定下这些都是出于多层考虑。

   年轻人有斗志,有干劲,农家子弟比较淳朴,最重要是这些人在贪官污吏,奸商劣绅身上多多少少吃过亏,所以心中带着一丝恨意。

   老实本分,服从命令都是基本要求。

   进过衙门,军队的都是老油条,太滑,家人有做官的,经商的是怕会徇私枉法!

   有一天,拱卫司让你去抓一个奸商,结果你去了发现是自己的亲二大爷,你抓还是不抓?

   很简单的道理!

   至于市井混混,那是不靠谱,读书人花花肠子太多。

   ……

   锦衣卫衙门对面的大院,吴王府拱卫司的牌子已经挂了上去,随着鞭炮声响起,拱卫司正式成立。

   而门口已经围满了准备报名或看热闹的人,队伍快挤到锦衣卫衙门里了。

   朱英一身蟒袍,坐在大院内,吴王要亲自挑选这一百五十人。刘承恩坐在一旁负责登记,身后还有数十名衙役负责翻看鱼鳞册,核实身份。

   朱英示意傅让可以开始了。

   傅让站在门口,吼道:“肃静,三息之间但凡让我发现说话者,一律不予录取!”

   话音刚落,人群迅速安静下来,傅让继续喊道:“所有想加入吴王府拱卫司的人全部排队,由吴王殿下亲自挑选!”

   很快,第一个人缓缓走了进来,看到身穿蟒袍的朱英,立马跪下叩首道:“草民给吴王千岁磕头了!”

   “起来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