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第一太子妃

第129章 起用薛家

第一太子妃 安绵绵 2181 2024-05-28 12:26

  晋王遇刺而亡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京城。

   震惊朝野。

   一个受宠的皇子,在京郊游玩出了意外而死亡,这种事说出去都没人信。

   对于这件事,京城议论纷纷。

   有说晋王运气不好,刚好碰到了那些毒物。

   也有说,是一起去的那些女子中,刚好有人用了那些毒物最喜欢的香粉,所以才引发了毒物群起而攻之。

   还有一些说,是蛮夷人陷害,还有些说,是西凉人的手笔……

   一时间,众说纷纭,人心惶惶。

   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京兆尹。

   京兆尹在事发之后第一时间入宫,领了彻查的差事。

   出了宫之后,当即便把现场封锁了起来,把落霞寺的僧人都聚在一起,查问线索。

   只一日,京城中风言风语越来越多,说什么的都有,朝堂众人都指望着京兆尹能给一个说法。

   终于,在第二日便查到了线索。

   晋王之死并不是意外,而是有人蓄意而为,背后的主使,是蛮夷的探子。

   蛮夷和大魏,矛盾已久,两方也一直战争不断。

   京城更是有蛮夷的探子,这一回直接被一锅端了。

   这些人自然是不承认,但人证物证俱全,由不得他们抵赖。

   当查案结果一出,京城中群臣激愤,要这些蛮夷探子,全部人头落地,让他们血债血偿。qqxδnew

   一些他国探子,居然在京城悄无声息的杀了大魏的皇子,实在让人义愤填膺。

   皇帝听完王桨的来报,让王桨把证据提交三司,按律法处置。

   然后下令,晋王入殓,择日发丧。

   看起来,并没有往下深究的意思,默认了京兆尹的结果。

   宋弗知道消息后,并不意外。

   皇帝是为了大局,放过了李元齐。

   皇帝如此,她不紧张。

   因为馨贵妃会越不甘心。

   流苏问:“娘娘,我们顺水推舟翻出了蛮夷,齐王那里会不会打草惊蛇。”

   宋弗:“不怕,惊了就惊了。”

   她挖出蛮夷,是要加深京城百姓对蛮夷的民族仇恨。

   后面陆凉川打败蛮夷,老百姓的民族认同感,才会更深一些。

   消息传到齐王府的时候,李元齐脸上露出笑意。

   连老天爷都帮他,皇帝没有深究,他赌对了。

   他做这件事的时候,是留了后手的,所有的证据指向的,是其中一个女子的情夫。

   因为不愿自己心爱的人去陪其他的男子,所以心生妒忌杀人。

   时间完美,地点完美,理由完美,谁也找不出错处,情杀而死,宫中为了皇室体面,也不会大动干戈。

   万万没想到,京兆尹居然能查出蛮夷的探子来。

   他仔仔细细看完底下人传来的消息,京兆尹的整个探案过程,都正常。

   查到了蛮夷,过程也都也正常,有些巧合,倒是完美的对上了。

   如此一来,整个事件形成闭环,理由更为严谨充分。倒是意外之喜。

   宫中,馨贵妃住的长春宫,一片死寂。

   宫中不许挂白幡,馨贵妃便在自己的手腕处挂了一小节白布,以示哀悼。

   她没有哭,脸上一片苍白,这两日,泪水都流干了。

   刚刚,前头送来了事件的判决,几个莫须有的蛮夷探子,让这件事盖棺定论,她如何能服。

   现在,他只想着一件事,如何为自己的儿子报仇雪恨。

   京兆尹查到的消息,她是不信的。

   就算真的是蛮夷动手,要杀的也该是太子,而不是一个皇子。

   而且那些证据她看过,明面上确实没什么问题,但实际上许多逻辑都说不通。

   比如这件事并不是突然发生,而是蓄谋已久。谋杀李元晋对他们任何好处都没有,而且还会把他们那么多年的据点都给暴露。

   要么杀太子,要么杀皇帝。

   杀一个晋王,没道理怎么做的。

   还有其他许许多多这样那样的细节,都在说明,这只是一场局,现在的结果是做局的人让他们看到的样子,而真正的凶手,依旧逍遥法外。

   她不甘心。

   她心知肚明这件事是谁做的,她绝对不会放过背后的人。

   “贵妃娘娘。”

   外头,她的贴身宫女梅枝,从大殿外进来,把手中的消息递给馨贵妃。

   “娘娘,从宫外传来的消息。”

   馨贵妃打开看完,眼睛瞪大,满脸的怨毒:“果然是他。”

   她一手紧紧的攥住手中的消息,暗自咬牙:

   她一定要让背后的人,血债血偿。

   馨贵妃打起精神,想了好一会,写了消息,让人传给了薛家。

   而后,让宫人替她换了衣裳,重新梳妆,去了御书房。

   御书房里,皇帝默不作声。

   刚刚内侍倒茶时不小心打翻了茶盏,那个茶盏,是以前李元晋送的。

   好好的一个人就这么没了,这个人还是自己的儿子,皇帝虽然在人前没有表现,但是私底下想起来,心中还是悲伤的。

   外头,内侍进来禀报:“皇上,贵妃娘娘来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