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梦回大宋

第184章 汉人的脊梁骨!

梦回大宋 大木公 2075 2024-05-28 10:29

  就这样不知不觉的流传出了平安蒙学堂的校训:勤奋,笃学,独立,钻研。

   同时一起传出的还有宋齐鲁的金句“知识改变命运,道德决定一生”。

   “宋大哥啊,现在的好多孩子的爹娘,还有教习的先生,对您发明的那套拼音都大加赞赏,只是对于学算术之类的这些杂学都有些不理解呢。”

   “都希望可以跟别的私塾一样,全力教习一些儒家经典。这事儿你看怎么才好?”

   宋齐鲁知道既然林潇湘跟自己提出来了,肯定就是有好多人给她压力了,要不然她也不会跟自己说这些。

   同时,那些人的话肯定不仅仅是不理解那么简单,估计应该还要更难听一些吧。

   “他们懂得个屁!我特么这做好人还做出错来了?给他们讲,爱来来不来拉倒。就算这大宋王朝现在科举招收的人数远胜前朝,这也不过一年才招收几千人罢了!”

   “平分到十六个路、三十六府一百余州和将近七百余县,这每个县才多少名额?”

   “这还不包括那些那些文官武将子孙门客的荫补在内。你算一算这样一来这恩科取仕一次,他们有多大机会可以中举?”

   “自古以来“学的文武艺,卖于帝王家”,都知道学而优则仕和出将入相的事。”

   “可是他们这群人有没有想过,除非个别天资特别聪颖之辈,这天下文官基本都被各个门阀、文人士族的士大夫阶级把控,哪来的公平那一说?”

   “一来他们自身没有诗书底蕴,二来也没有政治资源扶持,我就不明白了,是谁给他们的自信,认为只要读书就可以当官的?”

   “难道其他行业就养不活他们了吗?难道都去当官,其他行业就不用人去做了吗?”

   “真是气死我了!简直就是愚昧,愚不可及!”

   “如果真是有天分,我自会花大力气培养,但不是把这些所有人都培养成当官的,难道这些人不知道教育是持之以恒的几代人的事?”

   “目前最重要的是开民智!是让这些孩子等到成年之后,可以有个一技之长养家糊口,而不是做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虫?”

   宋齐鲁是越说越气愤,觉得这群人就是心里没点B数,真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一点认不清现实!

   说话时候中间都带上了粗口,听的林潇湘直皱眉。

   “好啦好啦,你也不要这么大气性,这些事我自会慢慢与他们分说。你说你这是生的哪门子闷气啊。”

   林潇湘看宋齐鲁气的不行,抓紧出言安抚。

   “拿纸笔来,我要写副对联贴在大门上!”

   宋齐鲁胸中仿佛有一团火在燃烧,不停的炙烤着他的胸膛。

   他想着要把教育的门槛打下来,让普通百姓都可以读书,一个民族的强大,首先就应该从开民智开始。

   但是他也不想着自己费尽心血,辛辛苦苦的培养的一大批学生,终生的理想就是为了做官,那样就和他的初衷相违背了。

   林潇湘虽然不知道宋齐鲁突然要纸笔写什么,对此她也很好奇。

   但是这时刻她也不敢再去触怒已在暴走边缘的宋齐鲁。

   于是抓紧找来笔墨纸砚,铺平在桌子上,在一旁温顺的帮宋齐鲁研墨。

   只见宋齐鲁深吸一口气,笔走龙蛇,刷刷几笔写下了孙中山先生当时为黄埔军校大门写的对联。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莫入斯门”。

   宋齐鲁写完后停顿了一下,怕如此“激进”的话语,会被有心人拿去做了文章。

   于是又在下面写下了北宋大儒张载有名的“横渠四句”。

   “为天下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事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写完后,宋齐鲁豪迈的将笔往旁边一扔,也不去看。

   主要是不忍睹视自己那“张飞炒豆芽”般的毛笔字……

   宋齐鲁压根打小就没有正儿八经学过毛笔字,一直都是用的硬笔。

   他也知道自己的“毛笔初秀”有些难以入人眼目。

   所以为了保持自己的气势不能丢,写完之后他自己也“豪迈”的端着架子,不去看。

   “咳咳那个潇湘,你也知道我都是用的简体字,不会写繁体字。那个什么,你帮我再修润一下。”

   即使宋齐鲁脸皮再厚,此时脸上也是难得的有一丝难为情。

   话说林潇湘不愧是有名的才女,第二段她一看就知道,是出自当朝大儒世称“横渠先生”的张载之手。

   张载在关中之地,开创了名噪一时的理学——“关学”一脉。

   可这第一副对联虽然“气势磅礴”,但是看着就跟像是大白话一样,想必应该是出自宋齐鲁之手。

   只是林潇湘暗道宋大哥这字写的实在是不敢恭维。

   “另外啊,那个,那个五宝,回头去跟张诚说一声,每日晨暮派一将校前来操练这些学生,根据年纪酌情安排训练量。”

   “现在国事未安,北方金兵一直蠢蠢欲动欲亡我大宋,我不期望他们这些人将来能成多大气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