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

第298章 朝野震动

  李世民把问题抛出,长孙无忌、房玄龄和魏征几人,纷纷沉思起来。

   突利可汗和颉利可汗不同,他私底下和李世民交好,而且和颉利可汗也不对付,两个部落互相派兵攻伐过。

   正因如此,突利可汗才没有和薛万彻开战,便直接投降。

   房玄龄思考片刻,便率先说道。

   “陛下,突利可汗虽然只有几千部曲,可他的投降意义重大。”

   “朝廷应接受他的投降,并加封虚职,给其他突厥部落打一个样。”

   “陛下优待降者,并赐予高官荣誉,有了这个先例,一些摇摆不定的小部落,定会丧失抵抗之心,闻风而降。”

   房玄龄的一番话,正说到了李世民的心坎。

   两国交伐,攻心为上,最终目的都是把对手拿下。

   “陛下,突利可汗的部众可补充到我军中,后续参与对其他国家的战争,也能减少我大唐男儿流血牺牲。”长孙无忌接着补充道。

   他们虽然意见有出入,但是接受对手投降的策略,都是一样的。

   李世民点了点头,他看到王剪一直不说话,于是好奇问道。

   “王爱卿,今日你并未发一言,说说你的看。”

   王剪正听得津津有味,忽然间被李世民点名,一下愣住了。

   好家伙,参与这种级别的讨论,果然免不了发表个人看法。

   王剪对解决突厥一事,早有自己的想法,不过比较散乱,并不系统。

   现在被问到,也不至于一个字都说不出。

   “陛下,臣有一问,倘若我们打下东突厥,朝廷会怎么处置?”王剪先抛出了一个问题。

   “自然是建设都护,对东突厥严加看管。”长孙无忌瞥了王剪一眼,语气淡然说道。

   房玄龄虽然不知道王剪所想,还是把朝廷定下的,管理新打下地盘的策略说了一下。

   “王剪,朝廷处置新打下的疆域,主要遵循三个原则。”

   “其一,不改变当地百姓的生活习性。”

   “其二,就地安置,但如果中原有空地,也会选择部分内迁。”

   “其三,保全其部落,但是更换其首领。”

   魏征拍了拍王剪的肩膀,也在一旁作说明。

   “朝廷之所以如此安排,是因为突厥残余实力尚在,用"怀柔"的处置方式,能够吸引更多的突厥部众来降。”

   大唐四周,群敌环绕,如果对敌人太狠,很容易遭到他们的联合抵抗。

   现在大唐处于休养生息阶段,人口凋零,不宜大动干戈。

   在王剪看来,这种处置方式最适合当前的大唐,但是弊端也很明显,留下东突厥也给后人埋下祸根。

   等这帮突厥人休养生息后,大唐这边但凡出现动荡,他们就会瞬间卷土重来。

   他们会手执玩刀,重新跨过长城,对大唐边关百姓进行烧杀抢掠。

   “陛下、诸位大人,小子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现在大唐军力强盛,尚且能压制住突厥人,倘若千百年后朝廷式微,那就不一定能压制住了。”

   “正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啊!”

   王剪说完后,李世民、长孙无忌、房玄龄和魏征都沉默了。

   虽然王剪没有具体说出处置方式,可其意思不言而喻,就是坑杀突厥青壮。

   此法虽然极其激进,却能让子孙后代避免继续遭受突厥之祸。

   “辅机、玄龄、魏征,你们回去后把王爱卿所说的话完善一下,形成一份奏疏。”

   “明日朝会再商量这个话题。”

   事关朝廷层面的大决策,李世民一时间也拿捏不准,需要回去慢慢思考消化。

   离开甘露殿,王剪和房玄龄同驾一车回去。

   “剪儿,你所想的处置方式,恐怕明日朝会通不过。”房玄龄叹气说道。

   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他们曾经也讨论过,后面也都一一否决了。

   如果大唐的态度过于坚硬,大肆屠杀东突厥青壮,往后大唐征服其他异族时,必定会遭到他们的誓死抵抗。

   “恩师,我们这一代人能解决的问题,就不要留给子孙后代。”

   “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解决方式,就看陛下怎么取舍了。”

   王剪心事重重地说道。

   回去后,王剪第一时间找上马周,并跟他深入探讨。

   除此以外,李世民、长孙无忌、房玄龄和魏征四人,也在各自的书房内深思,一直到深夜。

   翌日朝会。

   王德高举李靖写的军报,大声地给百官诵读出来。

   轰!

   太极殿内一下炸开。

   “天呐!朝廷竟然对东突厥动兵了!”

   “什么时候的事,陛下竟然隐瞒到现在才说...”

   “六路大军势如破竹,东突厥看来离消亡不远了!”

   “怪不得工部尚书段纶亲自外出筹粮,而且朝廷还以雷霆手段解决那帮徇私舞弊的县令。”

   “原来是给大军筹备军粮,这样就解释得通了。”

   “...”

   朝中百官全部都被这个消息给震惊住了,他们瞬间议论纷纷,脸上皆露出惊讶的表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