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鸦渡西风

第53章 梅树下

鸦渡西风 北斗瑶光 2125 2024-05-27 18:02

  符寿安从一种极馥郁的香中苏醒。

   这香气自院中袭来,萦绕在公主府中每个角落,甜丝丝的,暖暖的,正如美人的体温,让人留恋床榻,再也不想起来。

   四周静悄悄的,帘幕紧闭,莫非天还没亮?

   京师守岁是要通宵达旦的。

   符寿安只记得,大家在梅树之下载歌载舞,被枝叶和花瓣包围着,那春梅比三月桃李还要娇艳……

   季大萨宝破天荒地跳了支鹰舞,那是葱岭游牧民对天空的敬意,在中原很难看到……

   他身上散逸的气息,让她想起了在冷冽的高山之上,挺拔的青松……梅香虽然彻骨,可动人心魄的却是青松。

   符寿安是真的想把昨日永远留住。

   可还是必须起床了。

   今日是大年初一,她需要过目给父皇、母妃和太子、永王等所有皇亲的礼物——

   说是礼物,其实都是些符寿安亲自手作的经文绣品,道家祈福画屏。

   若论市价,根本值不了几个银子。

   毕竟符寿安身份特殊,从小到大,她并未有过寻常公主该领的俸禄,母妃被囚,也更没有私房可攒。

   但一朝得见天日,无论是谁,都会拿世俗的标准来评判她。

   没有多少细软金银,就只好亲自动手。哪怕再厌恶皇家氛围,礼数是不可失却的。

   她所处境地微妙,为了能确保自己在离开之前不过多的被父皇注意,她必须在这些事情上,不让人拿住把柄。

   她伸了个懒腰,抖擞四肢,款款披上衣服,伸手将窗帘拉开一半。

   晃眼的阳光一下刺进卧房,天空碧蓝,符寿安不由将有些不适的眼睛半遮了遮。

   院子里干干净净,时不时有几位侍者端着果品、衣物往来。昨夜又是跨火堆,又是摆宴,大家要拾掇好久吧……她不禁有些过意不去。

   只是在这万象更新的日子,这院中却有些不合时宜的破败——那棵昨夜绝美的大梅树,今日却光秃秃的,没留下一片花瓣、一片叶子,光秃秃的。

   它枯萎地如此突然,正如它毫无征兆地绽放。

   更令她诧异的是,那树下竟坐着一个女子。

   她背对着公主的卧房,披着赭红色的袍服,斜倚在树干边,前面似乎还有个小案几,背影既熟悉又陌生。

   符寿安视线模糊了,她不禁穿好衣裳,轻轻推开房门,来到梅树下。

   “殿下醒了?”

   树下的女子没有回头,但声音却娇艳无比。

   “纯儿?!”

   符寿安诧异道,“怎不去房内休息?或者加些衣服,会生病的。”

   玉纯缓缓将身子转过。

   她用了胭脂,描了眉,还贴了梅花状的花钿,媚眼如丝,白皙柔腻的肌肤从脖颈处不经意地露出,哪怕懒懒坐在那里,却将腰肢和臀部的曲线隐隐显出,洋溢出诱人怜惜的风情。

   符寿安从未想到玉纯竟会如此美艳。

   在她的三位伴读女修当中,玉纯最听师父的话,自小便不爱花衣裳,不喜打扮,清汤素面十多年,念经属她最认真,喜怒不形于色,乃是典型的“道门中人”……

   “纯儿真美啊!”

   她由衷赞叹起来。在玉纯面前,自己倒像个不擅粉黛的小孩子了。

   “美有什么用?”玉纯不经意地将头发撩过,“花期太短,人身难得。”

   符寿安见她面色复杂,答非所问,不知在哪句经文上修得痴了,便开导她:“若只论花期,那的确不算长,可天有四季,树总要因时而化,今年开败了,明年还会继续绽放,这不是自然之理么?人自和花不同……”

   玉纯听完,竟有些苦涩的一笑,轻轻起身,看着符寿安,表情有几分娇羞。

   “昨日除夕,又是烟花,又是傩舞,甚是热闹,便想着今日一早,来此赏花应景,没成想,让公主见笑了。”

   “爱美之心,人人有之,何来见笑一说。纯儿难得有此兴致,是好事啊!”

   玉纯温婉的笑着,忽然似乎看到了什么:“殿下鬓间有一片落叶,待我摘去了。”

   纤纤素手伸过来,白得发光,指甲殷红。

   正当此时,一阵锣鼓声由远及近传来,接着就是玉真,她从外院一路跑到梅树边:“殿下醒了?纯儿可有服侍洗漱?”

   玉纯尚未答话,符寿安已替她圆了谎:“已洗漱过了。”

   玉真不疑有它,也发现了玉纯的不同,惊喜道:“纯儿何来这大红衣服?煞是好看!”

   玉纯微微一笑,站起身子,将小案几收拾在一边。

   “前几日宫里送来的,我记得是有一匹红纱的,就是没想到,纯儿的手艺这么好。”

   符寿安欣赏着那身红色的衣裳,由衷的感叹。

   多年来,她看过很多一辈子都在刻意压抑自己的人,他们很难获得真正的快乐。

   她虽有些意外玉纯今日的举动,不过却记得玉纯跟她说过的“从心所愿”。

   既能说出这话,说明玉纯心中也是这么想。

   所以,她自然更希望玉纯能找到自己的本心,无论仙山求道还是踏步红尘,若时机到了,她只会送上祝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