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抓只丧尸来种田

第三十二章 极寒到来

抓只丧尸来种田 九天揽兔 2117 2024-05-30 18:02

  在极寒来临之前,刘子辰带着众人已经将三十亩红土地的粮食全部收割,并且在苏阮阮的坚持下又种了下一季粮食。

   三十亩系统出品的红土地,产量高的离谱,不但将苏阮阮三百多方的储物空间全部堆满,分出去给基地人的粮食足也足够够他们放肆吃半年。

   苏阮阮带着大力又去城里搜刮了不少能用的蓄电池,改装连接了基地的总电闸。

   如今宋城的火系异能也有五级了,烘干木柴的速度也是极快的。仅仅三天的时间,就将十个仓库的木柴全部烘干。

   极寒到来的那天晚上,气温可是从零上三十度,直接降到了零下二十多度,大雪铺天盖地就落了下来。

   到了第二天白天,温度更是下降到了零下三四十度。

   之后气温每天都在下降,直到突破了零下五六十度才没再继续降低。

   基地已经通知了民众,要降温了,也给大家尽所能的准备了过冬的物资。

   即便这样,营地里依旧有人觉得苏阮阮他们是小题大做,不过对于分到的粮食和御寒的物资,那是只字不提。

   对于这种人,苏阮阮也懒得搭理。

   小院内。

   刘芳把菜端上桌:“我煮了番茄牛腩,红烧带鱼,虎皮尖椒,还蒸了米饭。”

   苏阮阮表情万分惊喜,一把接过了刘子辰递过来的饭碗,“谢谢!你可真是我的亲姐!”

   听到苏阮阮这话,刘芳莫名的就想起她第一次给苏阮阮做饭的那天,那时候她也是这么说的。

   刘芳眉眼染上几分笑意,“赶紧趁热吃吧,吃了饭还有水果!”

   “嗯嗯嗯。”苏阮阮连连点头道:“吃完,子辰洗碗”。

   “好。”刘子辰好笑的看她一眼,知道她最烦洗碗。

   三人大口的吃着饭,大力则在一边吃着他从海里获取的鱼类晶核。

   吃饭的时候,刘子辰一直在想,极寒到底哪一天会来。

   毕竟血雨提前结束了,谁知道极寒到来的时间会不会有所改变。

   按照前世的轨迹,极寒应该是在一周之后到来,但是刘子辰现在却不敢肯定了。

   饭后,刘子辰干脆叫苏阮阮把紧急御寒的东西拿出来。

   电油汀,暖风机,小太阳,全都摆放好,让整个屋子里每一处都有取暖设备,且同时插上电。

   需要用的时候,只需要打开开关就行了。

   不仅如此,刘子辰还让基地所有人把自己的床铺掀了。

   基地的床垫原本就是可以直接睡的,但是想到极寒,刘子辰还是让他们在上面铺了一个十斤重的大厚棉被。

   在棉被上铺上苏阮阮分给他们的电热毯,最后罩上羊绒床单,再把毛绒床单铺在最上面。

   到时候需要穿的衣服,则是收拾好之后,全都单独放在衣柜里。只要他们打开衣柜,衣服就能立刻出现在他们眼前。

   刘子辰还让众人还把每家每户的炉子打扫了一遍,在里面添了木柴,放上了易燃的废纸和树叶。

   万事俱备,就差点火。

   准备好一切,阳光基地就只等着极寒到来了。

   好在这个时候,人们都是昼伏夜出。

   正常情况下,极寒到来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是醒着的。

   应该不会出现多少上一世在睡梦中被冻死的情况。

   三天时间一晃而过。

   这天晚上,苏阮阮不想吃饭,自己带着大力去山里猎了一只六级异兽回来,处理了好了,放在院子里架火烤全兽吃。

   三人围坐在一起刚喝了一口果汁,苏阮阮突然觉得一阵透心凉。

   不仅透心凉,身上也有些凉了。

   苏阮阮赶忙去看桌子上的异兽肉,刚刚还滋滋冒油的异兽肉,现在肥肉部分已经有些泛白,不再是透明色,显然是凉了凝固了的原因。

   正常情况下,羊肉串不可能刚拿出来就凉了。

   所以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降温了。

   苏阮阮立即把果汁连同烧烤架一起收进空间,刘子辰站起身就回到屋里,顺便打开了取暖设备的开关。

   众人回到屋内,刘子辰刘芳跟大力他们异能在身,尤其是刘子辰跟大力已经是超一品异能师,此时完全感觉不到冷。

   屋子里唯一怕冷的只有苏阮阮一个人。

   被三个小太阳同时照着,苏阮阮却还是觉得身上越来越凉。

   苏阮阮把提前准备好的衣服拿出来,哆嗦着脱掉身上的短袖短裤,用已经被冻的有些僵硬的手脚,给自己套上了保暖内衣。

   衣服穿上之后,身上总算泛起了暖意,但这远远不够。

   苏阮阮又拿起了羊绒毛衣套上,穿上加厚的珊瑚绒裤子,上面最后又穿上了一件能够盖住脚踝的三层加厚珊瑚绒睡衣。

   睡衣带着帽子,被苏阮阮直接戴在了头上。

   三个小太阳照着,苏阮阮又穿上了厚厚的保暖的衣服,总算是长长的出了一口气,人也算是活过来了。

   暖风机和电油汀也开始运作了,但和降下来的温度相比,它们现在能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

   苏阮阮拿出厚厚的羊毛袜穿上,这才走出了房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