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骁雄

第二百八十九章 阳城大捷

骁雄 神龙摆尾巴 2067 2024-05-30 12:53

  耶律德光逃了,契丹军大败,即便杜重威严令不许追逐溃散的契丹大军,晋军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捷。

   契丹仆从军三万人几乎全军覆没,逃走的没有几个。耶律铁骑也损伤惨重,斩首两万余人,所获的马匹和战利品更是无可计数。

   这是几乎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结局,甚至是李风云。

   最后来援的的确是典奎和白福通率领的风云营,而后面庞大的步卒,则是杨召的一万六千降兵,还有那六千原本守卫阳城的溃兵。

   这不是李风云的主意,而是白福通和典奎接到耶律德光起全军攻打杜重威大营的消息后,与众人商议,鉴于契丹人的实力,认为李风云的那六千精骑可能起不到他预想的效果后,决定尽其阳城之兵,支援杜重威大营。

   整个阳城,只留下四千风云营新收的将士,由佘破财与张俊镇守。

   正是这谨慎之举,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李风云感叹不已,这些日子,一连串骄人的战绩,让他太过骄傲,真以为凭着皇甫遇的六千精骑就可以横扫天下,浑然没有将契丹铁骑放在眼里,险些酿成大错。

   耶律德光回到契丹大营中,聚集齐四散溃逃的败军,次日清晨就拔营北归。

   杜重威没有趁机攻击耶律德光,只是命令郭威率领营中剩下的六千精骑,沿途相送,并收复沿途州县,直将耶律德光送出了晋国国境。

   这些,都在李风云的意料之中。

   养寇自重嘛!

   杜重威虽然重创了耶律德光,却不愿斩草除根。如果可以,杜重威心里很可能都不愿意重创耶律德光。

   所以,杜重威选派郭威,而不是莽撞的李风云、皇甫遇去“追击”契丹军。

   郭威是刘知远的人,在这一点上,杜重威的想法恐怕与刘知远如出一辙。

   不管怎么说,契丹受此重创,恐怕一两年内再无力大举南侵,中原总算有一段太平日子可过了。中原与契丹的战事,暂时告一段落。

   但是李风云知道,契丹人绝不会就此罢休。

   想必过不了多久,契丹人舔好伤口,就会再次南侵中原。

   耶律德光恐怕早已摸清了刘知远、杜重威这些封疆大吏的心思,才敢孤军前来,又从容而退。

   换做他李风云,处在同样的情况下,他也会这么做,这根本就是只有赢没有输的买卖。

   打胜了就能坐拥中原,打败了也不要紧,至少能掠夺走大量的钱财,掳掠去大批的人口做奴隶。怎么算,契丹人都占便宜。这种只占便宜不吃亏的事,谁又会不肯做?

   这些事情当然还轮不到李风云来担忧,不久李风云的封赏颁布下来。

   是由当今小皇帝身边的红人桑维翰(注1)亲自来颁布的旨意,可见小皇帝石重贵对李风云何等的重视。

   这次对李风云的封赏真不差,晋升李风云爵位,从定国伯晋封为定国候,勋正三品上护军,授正三品冠军大将军散官之职。实授正三品统领之职,统领风云卫,并赐兵部侍郎之职。

   鉴于风云营战功卓著,扩编风云营为风云卫,为天子亲卫,调往开封驻守。

   风云卫下辖六府编制,每府都按上折冲府一千二百人的编制,五个步卒上折冲府,加上一个骑兵上折冲府。

   如果算上一应官员和亲卫,李风云可拥兵八千。

   所属官员,除部分由朝廷委派,其他人由李风云依照部下的各自功勋,推荐请旨后,另行下旨封赏。

   也就是说,从此以后,李风云不再是杜重威的部下,而是直属小皇帝石重贵。

   除此之外,封赏的财物布帛无数。

   听完桑维翰的宣旨,李风云呆立了半晌。

   桑维翰笑道:“定国候,李大将军,还不接旨谢恩?”

   接旨谢恩后,李风云问道:“桑大人,皇上究竟是什么意思?我李风云是个大老粗,很多人都说我不适合做官。”

   桑维翰哈哈大笑道:“不错,李大将军,你的确不太适合做官。不曾请旨,便将圣上钦旨嘉奖的侯英给斩了,这叫圣上的脸面往哪里搁,满朝大臣的脸面又往哪里搁?

   圣上的桌案上已经堆满了弹劾你的奏章,有说你专横跋扈的,有说你擅离职守的,更有说你欺压同僚、强逼婚约的。京城中,恨你的人可真不少啊!”

   李风云嘿嘿笑道:“其实我一个大老粗,没那么多心思,只想着打仗。话说既然如此,皇上为何还让我当这么大官?”

   桑维翰笑道:“因为圣上喜欢你的敢作敢为,欣赏你的雷厉风行,看中你的无双将才!

   圣上更喜欢像你这样耿直忠勇的武将,心思简单的孤臣。你明白吗?”

   李风云当然明白,小皇帝石重贵这在是逼他与杜重威划清界限。显然,石重贵对杜重威已经起了芥蒂之心。这般重的封赏,其意恐怕是想拆散李风云与杜重威的联系,去掉杜重威一条左膀右臂。

   想到了杜如月,李风云愁眉苦脸道:“桑大人,你可能还不知道,我与杜帅的次女如月姑娘早有盟誓,不知道皇上能否成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