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我带英灵去斩仙

第三十二章 英魂不散

  【隋历六四十年,榴月初四。】

   【与金军交战的第五天,城中粮草撑不过明日,你命人前往周边城池,以一文钱换千斤粮。】

   【如有不从者,杀!】

   【兄长知晓,直言你丧心病狂,竟然下了此等命令,这和掠夺有何区别。】

   夜幕降临,王川站在沐阳城头,心中悲凉。

   他不知道自己的抉择是否正确,世人会如何评价他。

   可战场上无数英魂的血还未干涸,就让他将城池拱手于人。

   他,做不到。

   “丰城、齐城、天水城的百姓不要怪我,与其被金军屠杀,不如死在我的手里。”

   【第六日,粮草消耗殆尽,援军首领执刀逼你下达弃城指令,更言,你不配领军。】

   【面对威胁,你怡然不惧。】

   【黄昏,城中反动的声音越来越多,暗中商议明日离城,你心知肚明,却未出面阻止。】

   【第七日,清晨,副官带着粮草回来了。】

   【粮草之多足够城内消耗十余日,面对如此多的粮草,援军中弃城的声音不见了,可你心中没有一丝欣喜。】

   【你问副官,一共杀了多少百姓,副官言,无一人不从。】

   【闻言你大惊,不敢置信。】

   【副官解释道,三城百姓得知是大人您要强征粮食,从始至终没有一丝怨言,都十分配合,甚至每一户只留下一月口粮,他们还让属下带话。】

   【你心中悸动问,什么话。】

   【副官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大学士不必挂记在心,望大学士守住沐阳城,以护天下周全。】

   “怎么沙子进眼睛了呢。”

   王川看到这行文字时,眼眶突然湿润,喉间哽咽。

   他没想到最后无条件支持他的,竟然是最弱势,最需要被保护的黎民百姓。

   “这就是【为生民立命】的意义吗?”

   这一刻,王川似乎懂了。

   【立命】不单单是生命有所保障,更是精神有所寄托,以此凝聚苍生之魂。

   “你们既然视我为希望,我便不会让你们失望。”

   有了充足的粮草,王川有信心击退金军,守住沐阳城。

   不过,前车之鉴告诉我们,王川高兴的太早了。

   【第八日,雾气蒙蒙,北方传来战鼓声,虽看不见,却能感受到宛如实质的士气。】

   【时别五日,金军终于再次发起进攻。】

   【沐阳城吹响号角,三万重骑兵于城下待命,十万步兵分列左右。】

   【由于雾气太大,出于谨慎,你将所有将士派出城去。】

   【一炷香时间过去,北方大地开始颤动,重骑兵身下战马,马蹄不安分地跺着。】

   【你心道不好,如此浩大的声势,恐怕金军此次是倾巢而出,欲要决一死战。】

   【稍顷,迷雾中显露出金甲兵的身影。】

   王川看着英灵绘卷中,从迷雾走出的金色身影,脸色陡然一变。

   “这!怎么会是金甲重骑兵!”

   画面中,每一位金甲兵身下都骑着一匹战马,犹如战神一般。

   “那是蛮夷的汗血宝马,怎么会出现在金国军队!”

   王川无法理解,更不愿接受。

   金国的金甲兵一直都是战场上的大杀器,大隋的重骑兵之所以能与其媲美,就是因为有汗血宝马的缘故。

   重骑兵在灵活度上,得以完美克制笨拙的金甲兵。

   金国很快也认识到这个问题,为了提高金甲兵的机动性,他们尝试过打造金甲重骑兵。

   但因为金国人人高马大,金甲又过重,普通马匹根本无法承受,所以他们便将注意打到蛮夷的汗血宝马上。

   大隋自然知道金国的小心思,为了防止金国打造出最强军队,便花重金垄断了蛮夷的汗血宝马。

   又因蛮夷处在大隋西南方,金国处在北方,两国之间隔着整个大隋,金国的金甲重骑兵计划便就此搁浅。

   可谁知道,今日,他们却骑着战马出现在战场上。

   战马……

   王川突然痛苦地捂住脑袋,面部肌肉扭曲,他不是脑袋疼,他是怕自己的血压把天灵盖顶飞!

   “安南伯!耗子给猫当三陪,你TM挣钱不要命啊!”

   就在刚才,王川突然想起自己曾在安南伯的银庄中,见到过战马的身影。

   当初他虽然怀疑,却只当是自己看错了。

   可他没想到,安南伯竟真敢做出这叛国之事!

   围而不攻,粮草不足,国库空虚,走私战马……

   这一路上,王川遇到的每一个难题,都来自于大隋的栋梁。

   王川呵呵一笑,看来又要上演,逼宫清君侧的戏码了。

   即便他心中有万般不爽,可金军不会给他发泄的时间。

   五万金甲重骑兵已到一里之外。

   没有倾巢而出,没有步兵参战,先前迷雾中浩大的声势,全部由五万金甲重骑兵造成。

   【金军出动五万金甲重骑兵,你深知这一战已无胜算。】

   【大将军折可求再次来到沐阳城下,问你,可愿投降。】

   【你未开口,回应他的,只有手中高举的大隋战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