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开局忽悠夫君叫娘

第52章 说亲

开局忽悠夫君叫娘 银色盛装 2143 2024-05-28 13:02

  “你......你干嘛来了?”

   元添福有些尴尬,洗碗的手都停下了。

   让闺女撞见这一幕,怪不好意思的。

   “咳,要不咱们到堂屋里说?”何四娘也觉出几分尴尬。

   这要不是女方提前付了钱,让她上门来说道,她是坚决不想来的。

   人刚和离,她就上门来说亲,未免有些得罪人。

   元冬灵一脸痴呆。

   她老爹这样式的,都这么吃香了?

   这才和离没两天,就有人惦记上了?

   抱着这一点好奇心,元冬灵把衣服晾晒上后,迅速跑到堂屋,无视元添福的眼神,坐在底下旁听。

   “何四娘,你刚才说啥来着?”

   元添福疑心是不是自己听错了,这何四娘是想给自己闺女介绍对象吧?

   “哎!”

   何四娘面色一喜,元老哥自己主动询问,是不是心里头也有想法?

   她就说嘛,这男人面对一个女人二十几年,怎么会不腻呢!

   现在好不容易和离,能找个新的女人,心里头肯定愿意!

   “是这样,元老哥你呢,刚刚和离了,”何四娘打量了一下屋子,听说元老哥那媳妇把陪嫁的家具全拉走了,这么一看是有点空......

   “虽然你现在是有点穷,但女方不嫌弃,就图你这个人好,你要是有点想法的话,就约个日子见一见?”何四娘笑着示意,一脸欢喜。

   元添福无语凝噎。

   他以为是自己听错了,没想到啊,这何四娘还真是给自己说亲的。

   “何四娘,你说我都这把年纪了......”

   “哎,元老哥,你可别谦虚,你现在三十出头,正是年轻力壮的时候。”

   “有道是三十而立,这会儿正好呢!”

   何四娘看了一眼元添福的长相,面相并不显老,虽然留了一把胡子看着有些成熟,但这身板还是挺硬朗的。

   元添福:“......”

   他都快四十了,怎么就叫三十出头!

   难怪人家说媒婆的嘴,骗人的鬼!

   “我剩下这两个闺女都快到婚嫁的年龄了,你要是给她们说亲那还行,我就不用了。”元添福委婉地拒绝。

   都快嫁闺女的人了,还娶什么亲啊,不嫌丢人的!

   何四娘眼睛一亮,又有了新说辞。

   “元老哥,这你就不懂了吧!”

   “你想想,你现在和离了,身边没个女人给你操持,以后闺女出嫁了,这么大一个家,就剩你一个人,那多孤单啊!”

   闻言,元添福犹豫了。

   是啊,闺女出嫁以后,家里就剩下他了。

   这么一想,他突然觉得自己好可怜。

   眼看老爹难过地都快哭了,元冬灵赶紧安慰他,“爹,我还没想结婚呢!”

   何四娘看了一眼元冬灵,打量着小姑娘的身形和样貌,心中止不住的惋惜。

   “可惜啊,冬灵原先也是咱们村抢手的姑娘,现在就不好说咯!”

   元添福顿住,霎时间更悲伤了。这次是为闺女。

   是啊,他闺女原本好好的,那么多小伙子喜欢,能供他可着劲儿的挑,都怪元临夏搞的事!

   “元老哥,你也别怪我多嘴!”何四娘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说道:“你现在看着是不担心,觉得闺女和你一块操持家里挺好的,可你得替闺女想想啊!”

   “咋了?”

   元添福被吓了一跳。

   他有为闺女着想的啊,他一直偷偷摸摸藏闺女的嫁妆钱呢!

   “那我可就大着胆子说了,你也别怪我多嘴。”何四娘一脸犹豫,看看元冬灵,又看看元添福,说道:“你们夫妻俩和离这事儿一出,老三和冬灵的婚事可就更难说了。”

   有丧母之女不能娶这一说,何况元添福和程茹娘是和离,这么大胆的事,谁家婆母不犯嘀咕?

   万一以后嫁进来不顺心了,也提和离,那可咋办?

   元添福叹了口气,沉默了。

   “是谁让你过来说的?”

   元添福想了想,问了这么个问题。

   何四娘笑了一下,可算是说动元老哥了。

   “是村东头的徐娘子,她呀,当初守寡,一个孩子也没留下,这么些年就一个人过,前头收养了一个男孩,这不也操心养孩子的事吗,怕她自己养不好,又听说了你这么个事,就动心思了。”

   元冬灵回忆了一下,徐娘子啊。

   倒是个标致的人物。

   今年似乎才二十八岁,却已经守寡七年。

   当初徐娘子成婚三年,都没有诞下子嗣,后来丈夫病重去世,徐娘子被婆家指着骂说是不下蛋的母鸡,被赶出家门,娘家也不肯让她回去,徐娘子就此在祠堂附近住下。

   那块地儿每天都有人看守,加上是祠堂重地,没人敢轻举妄动,所以很是安全。

   徐娘子一住,就是七年,直到去年,村头大树底下,有个男婴被人遗弃,村长正想让村里人收养,徐娘子就主动提出养这孩子。

   因着这个事儿,村长对徐娘子的印象不错,偶尔也会多加照顾,倒是因祸得福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